結合 EMDR、SE、阿德勒、DBT、SMART、PPN、TF-CBT、基模療法、TRE、薩提爾、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及頭薦骨,配合經顱磁刺激TMS與藥物,提供貼近個人需求的整合資源,療癒創傷。

WHAT'S NEW?
Loading...

創傷知情--手足性侵害的徵兆有哪些? 5歲以下、5-12歲兒童、12-18歲青少年

手足性侵害(SSA)徵兆資訊圖表

以下是根據年齡層劃分的兒童與青少年遭受手足性侵害 (SSA) 的常見警訊和行為變化。

👶

年齡:0-5 歲

學齡前兒童與幼兒期

情緒與行為

  • 缺乏安全感,以恐懼的方式緊黏大人
  • 對特定手足表現出害怕
  • 目光呆滯:不開心、困惑、悲傷、憂慮
  • 僵硬且持續的警惕 (Frozen watchfulness)
  • 行為退化到年齡小很多的狀態
  • 情緒低落 (Shut down)
  • 害怕與父母或照顧者分離

身體與生理

  • 脫衣服或換尿布時會歇斯底里地哭鬧
  • 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
  • 惡夢或夜驚 (night terrors)
  • 尿床或弄髒衣褲 (Bedwetting or soiling)
  • 反覆出現無法解釋的疾病或生殖器感染(喉嚨、肛門或生殖器部位疼痛或出血)
👦

年齡:5-12 歲

學齡期兒童

情緒與行為

  • 過度警覺 (Hyper-vigilant)、緊張不安、機警
  • 疏離、解離 (dissociative)、做白日夢、與現實脫節
  • 創傷閃回 (Flashbacks):重現影像、聲音、氣味
  • 產生負面自我觀念:覺得自己不可愛、骯髒、沒用
  • 行為改變:具攻擊性、退縮、多疑、警覺
  • 自殺意念或嘗試
  • 記憶力喪失
  • 因為害怕冒犯或傷害手足而產生的恐懼反應
  • 以性暗示的方式做出行為 (Acting out sexually)
  • 行為退化到年齡小很多的狀態
  • 過度順從 (Overly compliant),百依百順
  • 以性不當的方式與兒童、他人互動
  • 畫出描寫虐待行為的色情露骨圖畫
  • 重演被虐待的場景 (對洋娃娃或其他兒童有強迫性的性不當行為)
  • 說謊、偷竊、作弊,企圖被抓住
  • 透露秘密的暗示

學習與社交

  • 學業表現下降、拒絕上學
  • 在學校難以集中精神或專注
  • 避免接觸發生虐待的人或地點
  • 避免進行以前喜歡的活動
  • 無法與朋友外出或邀請朋友到家裡
  • 過度沉迷於遊戲或社交媒體
  • 離家出走

身體與關係

  • 不願意在體育課或游泳時脫衣服
  • 與他人(成人、兒童、年幼手足)發生不當的性行為
  • 慢性身體不適(胃痛、頭痛、喉嚨痛)
  • 泌尿道感染,生殖器或肛門部位出血或疼痛
  • 飲食疾患 (Eating disorders)
  • 無法解釋的不當懷孕
  • 害怕肢體接觸或親近
  • 睡眠障礙:反覆出現的惡夢、失眠
Teen

年齡:12-18 歲

青少年與青春期

核心與複雜行為

  • 情緒調節困難:突然的憤怒爆發、脾氣暴躁
  • 過度亢奮 (Hyper-aroused),神經緊繃
  • 情緒低落 (Shut down)、疏離、出現解離 (dissociated) 現象
  • 持續的負面情緒,憂鬱 (Depressed)
  • 過度擔憂自己英年早逝、產生自殺念頭 (suicidal ideation)
  • 自殘 - 自我毀傷 (self-mutilation)
  • 具攻擊性或暴力行為 - 縱火癖 (pyromania)
  • 假裝成熟 (Pseudo-maturity)
  • 過度觀看或使用色情作品 (Excessive use of pornography)
  • 衝動 - 風險性性行為 (Impulsivity)
  • 重演被虐待的行為 – HSB, 以性暗示的方式做出行為

社交與關係

  • 社交焦慮:變得退縮、孤立自己
  • 害怕親密關係、人際關係和性行為
  • 對親密關係感到不自在 (Uncomfortable with closeness)
  • 負面的自我觀念:自責、罪惡感和羞恥感
  • 離家出走
  • 說謊、偷竊、作弊,企圖被抓住
  • 透露秘密的暗示
  • 無法集中精神或專注 - 學業成績退步
  • 過度沉迷於遊戲或社交媒體

生理與其他

  • 慢性疲勞 (Chronic fatigue)
  • 飲食疾患 (Eating disorders)
  • 難以入睡:失眠或惡夢
  • 慢性身體不適(胃痛、頭痛、喉嚨痛)

免責聲明:

此列表絕非詳盡無遺,僅列出常見的警訊。這些症狀可能由其他創傷或不良童年經驗 (ACEs) 所引起。請將其置於整體背景中考量,並尋求專業醫療或心理健康協助。參考資料:Working with survivors of sibling sexual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