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 EMDR、SE、阿德勒、DBT、SMART、PPN、TF-CBT、基模療法、TRE、薩提爾、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及頭薦骨,配合經顱磁刺激TMS與藥物,提供貼近個人需求的整合資源,療癒創傷。

WHAT'S NEW?
Loading...


兒童解離經驗量表與創傷後壓力問卷 (CDES/PTSI)

重要聲明:此量表為一項篩檢工具,目的在於協助了解兒童可能經歷的解離與創傷後壓力症狀。其結果不能被視為正式的臨床診斷。若您對孩子的狀況感到擔憂,請務必尋求兒童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等專業人士的協助。

施測說明:
請閱讀每一題中的兩種描述,一個關於「A小孩」,另一個關於「B小孩」。請根據您孩子的實際情況,勾選最符合他/她的選項。


1. A 小孩:有時候到學校後,她不記得是怎麼到學校的。

B 小孩:到學校後,她記得是怎麼來的,以及路上發生了什麼事。

2. A 小孩:當她想聽的時候,她會聽別人的話,並且能聽到大部分內容。

B 小孩:有時候在聽別人說話的中途,她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沒有聽到剛才說的內容。

3. A 小孩:她不常胃痛。

B 小孩:她經常胃痛。

4. A 小孩:她常常感覺自己像是站在旁邊,看著自己做事情。

B 小孩:她從未感覺像站在旁邊看著自己做事情。

5. A 小孩:她經常感到內疚(像個壞女孩)。

B 小孩:她不太常感到內疚(像個壞女孩)。

6. A 小孩:如果她不想思考某些事,她就不會去想。

B 小孩:即使她不是故意要去想,某些事情還是會浮現在她腦海中。

7. A 小孩:她很容易受到驚嚇。

B 小孩:她不怎麼容易受到驚嚇。

8. A 小孩:她通常覺得周遭的人、事、物都是真實的。

B 小孩:她常常覺得周遭的人、事、物都不是真實的。

9. A 小孩:她常常懷疑自己記得的事情是真實發生的,還是只是夢到的。

B 小孩:她通常知道自己記得的事情是真實發生的,還是只是夢到的。

10. A 小孩:她獨處時會對自己大聲說話。

B 小孩:她獨處時不會對自己大聲說話。

11. A 小孩:她不常感到害怕。

B 小孩:她經常感到害怕。

12. A 小孩:她常常感覺自己像透過一層霧在看世界,所以東西看起來很遙遠或模糊。

B 小孩:她從未感覺像透過一層霧在看世界,所以東西看起來很遙遠或模糊。

13. A 小孩:她看電視時,通常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

B 小孩:她看電視時,有時會太投入而不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

14. A 小孩:她聽到巨大聲響時不會跳起來。

B 小孩:她聽到巨大聲響時會跳起來。

15. A 小孩:有時候,她對發生過的某些重要事情沒有記憶(例如開學第一天或生日派對)。

B 小孩:她記得發生過的某些重要事情(例如開學第一天或生日派對)。

16. A 小孩:她照鏡子時,總能認出自己。

B 小孩:有時候,她照鏡子時,認不出自己。

17. A 小孩:她經常感到煩躁不安或靜不下來。

B 小孩:她不太常感到煩躁不安或靜不下來。

18. A 小孩:她經常發脾氣。

B 小孩:她不常發脾氣。

19. A 小孩:她通常知道自己是真的做了某件事,還是只是想過而已。

B 小孩:她常常懷疑自己是真的做了某件事,還是只是想過而已。

20. A 小孩:她總是喜歡做功課。

B 小孩:有時候,她不喜歡做功課。

21. A 小孩:她有時會坐著凝視遠方,什麼也沒想。

B 小孩:她從不坐著凝視遠方,什麼也沒想。

22. A 小孩:她會自創一些私人的遊戲,並一遍又一遍地玩。

B 小孩:她比較喜歡玩大多數其他孩子玩的遊戲。

23. A 小孩:當她在做白日夢時,她知道夢裡的事情不是真的。

B 小孩:她對白日夢太投入,有時感覺夢裡的事情就像真的一樣。

24. A 小孩:她經常感到頭暈。

B 小孩:她不常感到頭暈。

25. A 小孩:她清醒時常常感覺自己像在做夢。

B 小孩:她清醒時不覺得自己像在做夢。

26. A 小孩:她不常做可怕的夢或惡夢。

B 小孩:她經常做可怕的夢或惡夢。

27. A 小孩:她不總覺得自己在自己的身體裡;有時她覺得自己像是漂浮出身體。

B 小孩:她通常感覺自己在自己的身體裡。

28. A 小孩:她偶爾會撒個小謊。

B 小孩:她從未撒過謊。

29. A 小孩:她有很多情緒(如快樂、悲傷、生氣、興奮)。

B 小孩:她沒有任何情緒(如快樂、悲傷、生氣、興奮)。

30. A 小孩:她睡覺時很困難,因為腦中不斷冒出畫面或想法。

B 小孩:她累的時候就能輕鬆入睡。

31. A 小孩:她有時覺得自己的身體在做她不想做的事。

B 小孩:她的身體不會做她不想做的事。

32. A 小孩:當她想專心時,她能毫無困難地專注於事物。

B 小孩:即使她想專心,也很難專注於事物。

33. A 小孩:她能輕易記住事情。

B 小孩:她很難記住事情。

34. A 小孩:她很難在課堂上專心聽講,即使她想這麼做。

B 小孩:當她想專心時,她能在課堂上毫無困難地專心聽講。

35. A 小孩:她很少無緣無故地鬧脾氣。

B 小孩:她常常無緣無故地鬧脾氣。

36. A 小孩:她一直都很快樂。

B 小孩:有時候,她會覺得有點不快樂。

37. A 小孩:她經常頭痛。

B 小孩:她不常頭痛。


量表來源與參考

The Child Dissociative Experience Scal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Inventory (CDES/PTSI)
Adapted by Bradley C. Stolbach from Bernstein & Putnam (1986).

```


兒童解離經驗檢核表 (Child Dissociative Checklist, CDC)

重要聲明:本檢核表為初步篩檢工具,旨在評估兒童可能存在的解離症狀。評估結果不能取代專業的臨床診斷。若您對孩子的狀況感到擔憂,請務必諮詢兒童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等專業人士進行詳細評估。

施測說明:
以下是一系列描述兒童行為的項目。請根據您孩子現在或過去12個月內的情況,為每個項目評分。如果該項目對您的孩子來說「非常符合」,請選擇2分;如果「部分或有時符合」,請選擇1分;如果「不符合」,請選擇0分。


1. 孩子不記得或否認發生過的創傷性或痛苦經歷。

2. 孩子有時會進入發呆或類似出神的狀態,或經常看起來「精神恍惚」。老師可能會報告他/她在學校頻繁「做白日夢」。

3. 孩子的性格表現出快速的變化。他/她可能從害羞變為外向,從女性化變為男性化,從膽小變為具攻擊性。

4. 孩子對於他/她應該知道的事情表現出異常的健忘或困惑,例如可能忘記朋友、老師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名字,遺失物品或容易迷路。

5. 孩子有非常差的時間感。他/她會搞不清楚時間,可能認為現在是早上但實際是下午,搞不清楚今天是星期幾,或對某件事發生的時間感到困惑。

6. 孩子的技能、知識、食物偏好、運動能力等,表現出每日甚至每小時的顯著變化,例如:筆跡的改變,對已學資訊(如九九乘法表、拼字)的記憶,或工具使用、藝術能力的變化。

7. 孩子表現出年齡行為的快速退化,例如一個十二歲的孩子開始說娃娃語、吸吮拇指或像四歲孩子一樣畫畫。

8. 孩子很難從經驗中學習,例如解釋、正常的紀律或懲罰都無法改變他/她的行為。

9. 即使證據確鑿,孩子仍持續說謊或否認不當行為。

10. 孩子在談論自己時會使用第三人稱(例如「他」或「她」),或有時堅持要用不同的名字稱呼。他/她也可能聲稱自己做過的事是另一個人做的。

11. 孩子有快速變化的身體不適,如頭痛或胃部不適。例如,他/她可能前一分鐘抱怨頭痛,下一分鐘就似乎忘記了。

12. 孩子異常地性早熟,並可能嘗試與其他兒童或成人進行不符合年齡的性行為。

13. 孩子身上有無法解釋的傷痕,或有時甚至會故意傷害自己。

14. 孩子報告聽到有聲音對他/她說話。這些聲音可能是友善的或憤怒的,可能來自「想像中的朋友」,或聽起來像父母、朋友或老師的聲音。

15. 孩子有一個或多個生動的想像夥伴。孩子可能堅持這些想像夥伴要為他/她所做的事情負責。

16. 孩子會突然爆發強烈的憤怒,且常無明顯原因,並在這些時候可能表現出不尋常的力氣。

17. 孩子頻繁夢遊。

18. 孩子有不尋常的夜間經歷,例如報告看到「鬼魂」,或發生他/她無法解釋的事情(如玩具被弄壞、不明原因的受傷)。

19. 孩子頻繁自言自語,有時可能使用不同的聲音或與自己爭論。

20. 孩子有兩個或多個不同且獨立的人格,這些人格會控制孩子的行為。


開發者參考資料

Putnam, F. W., Helmers, K., & Trickett, P. K. (1993).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child dissociation scale. Child Abuse & Neglect, 17(6), 731-741. https://doi.org/10.1016/0145-2134(93)90006-Q

```


 

三分鐘,就可能重啟自閉症光譜障礙(ASD)患者的大腦平衡,減少重複刻板行為、提升社交理解力。這是多項臨床研究中的真實進展。

 

 

政治迫害是一種對基本人權的嚴重侵犯,其核心特徵是基於個人的政治信仰或政治活動而施加的持續性、系統性虐待。它超越了單純的身體傷害,深入侵蝕受害者的心靈,其影響深遠且複雜,不僅籠罩個體一生,甚至可能跨越代際,形成「代間創傷」(Intergenerational Trauma)。

 


重點:兒童肥胖與精神疾病之間存在雙向負向影響。

 

 

戰爭恐懼症的定義與精神醫學定位

代間創傷可能性・八字初步分析

代間創傷可能性

透過八字命理,初步探索原生家庭的潛在課題

您的八字命盤

年柱
月柱
日柱
時柱

父系家族課題可能性

母系家族課題可能性

重要聲明:此分析僅為八字命理學的初步探討,旨在提供一個自我覺察的參考角度,並非心理學或精神醫學的專業診斷。生命經驗是複雜且多面向的,命盤的啟示需要結合個人真實的生命歷程來理解。若您有深層的心理困擾,請務必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協助。


 

很努力治療了,但效果不盡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