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 EMDR、SE、阿德勒、DBT、SMART、PPN、TF-CBT、基模療法、TRE、薩提爾、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及頭薦骨,配合經顱磁刺激TMS與藥物,提供貼近個人需求的整合資源,療癒創傷。

WHAT'S NEW?
Loading...

雙相情感障礙者多常有解離症狀?解離會影響躁鬱症治療?

 


中國研究517參加者,53%有較高解離分數( 解離經驗量表30 )。預測因子:憂鬱、躁期、童年創傷及邊緣型人格特質(1)

 

義大利研究發現,解離症狀越嚴重,藥物治療反應越差(2)。解離症狀在診斷上可能有助於進一步鑑別雙相情感疾患或重度憂鬱症,因為躁鬱症患者在憂鬱發作時更常出現解離。解離可能早於躁鬱症出現,甚至是後續病程發展到躁鬱症的危險因子。

 

解離症狀在躁鬱症患者的臨床特徵

DES-II 分數越高,特徵越明顯)

1. 出現幻覺與妄想

2. 混合特徵:同時出現躁期和鬱期的症狀

3. 自殺嘗試

4. 治療反應較差:BD-I 的治療反應不佳比例高於 BD-II。第一型躁鬱症解離比第二型高。

5. 疾病進程

l  發作次數多

l  攻擊行為

l  季節性發作

l  焦慮

l  病程不規則

6.使用憂鬱症藥物轉躁期

 

解離經驗量表分數高建議評估躁鬱症

在意大利的研究中,躁鬱症I型診友DES量表平均分數為43II型診友平均分數為18分。在EMDR訓練中,老師提到高度解離的分數為30分。比較舊的參考資料中情感性疾患的參考分數為9.3分。

 

如果以義大利與中國的研究為鏡,未來如果第一時間以解離症狀表現為主的來談者,建議要詳細評估是否有躁鬱體質。如果在評估生活史與疾病史有些模糊之處,可以再輔以近紅外光腦光譜儀(NIRS)協助診斷。

 

參考資料:

1.   Xu, H., Yang, Q., Li, Z., Wu, M., Wang, X., Peng, P., Wu, Q., & Liu, T. (2025).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of dissociation symptom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 exploratory cross-sectional study. Psychiatry research351, 116650. 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25.116650

2.   Steardo, L., Jr, Carbone, E. A., Ventura, E., de Filippis, R., Luciano, M., Segura-Garcia, C., & De Fazio, P. (2021). Dissociative Symptoms in Bipolar Disorder: Impact on Clinical Course and Treatment Response. Frontiers in psychiatry12, 732843. 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1.73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