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 EMDR、SE、阿德勒、DBT、SMART、PPN、TF-CBT、基模療法、TRE、薩提爾、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及頭薦骨,配合經顱磁刺激TMS與藥物,提供貼近個人需求的整合資源,療癒創傷。

WHAT'S NEW?
Loading...

躁鬱症遇到暴食,精神調節劑怎麼選擇?常見的藥物與相關考量

雙極性情感障礙合併暴食症的抗精神病藥物指南

醫療專業人員臨床決策支援工具

臨床挑戰

雙極性情感障礙合併暴食症患者的治療面臨獨特挑戰。此共病率在雙極性患者中為 8-12.5%,顯著高於一般人群。許多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SGAs)常用於治療雙極性障礙,但其副作用可能加劇體重增加與代謝問題,進而惡化暴食行為。

藥物比較表

藥物名稱 體重增加風險 FDA核准(雙極性) 主要考量 建議

關鍵研究證據

臨床決策指引樹

開始:評估患者
患者是否有顯著的代謝風險或體重考量?
是否曾對 Aripiprazole 有衝動控制障礙 (ICD) 病史?

首選:Lurasidone 或 Ziprasidone

體重中性選擇

可考慮:Aripiprazole

密切監測 ICD 症狀

是否需要最強效的抗躁狂藥物?

考慮:Risperidone 或 Quetiapine

警告高體重增加風險,需行為介入

絕對避免:Olanzapine

考慮:Lurasidone、Ziprasidone 或 Paliperidone

密切監測體重

醫學免責聲明:此工具僅供教育目的使用,不應取代臨床判斷。制定治療決策時請務必參考最新文獻和指引。

最後更新:2025年9月 | 版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