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 EMDR、SE、阿德勒、DBT、SMART、PPN、TF-CBT、基模療法、TRE、薩提爾、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及頭薦骨,配合經顱磁刺激TMS與藥物,提供貼近個人需求的整合資源,療癒創傷。

WHAT'S NEW?
Loading...

憂鬱症「腦霧」怎麼復元?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心理治療、TMS經顱磁刺激、運動、飲食、作息

 


治療方式對認知功能改善的效果


不憂鬱但是治療還沒完成!?

加拿大Canmat 憂鬱症治療指南作者,Roger McIntyre教授演講中提到:不要把情緒穩定當作是憂鬱症治療的終點,要評估診友的認知功能恢復了沒。

 

憂鬱症為什麼會讓你的思考「卡頓」?

與腦區與腦網路的失去平衡有關。

 

大腦的哪些區域受到影響?

  • 前額葉皮質(特別是背外側前額葉皮質 DLPFC
    負責專注、工作記憶、規劃與抑制分心。憂鬱時這裡常「降速」,表現為容易分心、做事緩慢、事情記不住。
  • 海馬迴(Hippocampus
    管記憶形成與鞏固。研究發現憂鬱症早期就可能出現體積變小與功能變弱,更容易「剛剛才做的事情馬上忘記」。
  • 前扣帶迴(ACC,特別是前部)
    過度活躍時,會讓人陷入反覆反芻負面想法,像是被「陷入」其中出不來。

 

如何評估檢查?

TCQ (自評量表)NIRS(紅外線腦光譜儀)

 

憂鬱症的「認知功」每個人都不一樣?

  • 處理速度:最早受影響、最持久;常覺得「腦袋轉得慢」。
  • 執行功能(規劃、抑制分心、切換):與病情嚴重度與病程長度關係密切;病越久、影響越明顯。
  • 注意力:急性期的整體注意力常先變差、治療後回復較快;但選擇性注意力與持續注意力可能長期偏弱。
  • 記憶力:有年齡相關性;年輕者較能回復,高齡者常見持續性受損。
  • 認知彈性:在復發性憂鬱中常見累積性下降,每次發作都可能進一步削弱「切換與調整策略」的能力。

 

傳統憂鬱症藥物對「腦霧」有多少幫助?

血清素藥物 (SSRI )或血清素加正腎上腺素藥物 (SNRI)

  • 對認知功能(記憶、注意、思考速度)有小到中等程度的改善,。
  • 對治療反應良好的人,通常比較有改善。
  • 初期可能更鈍:有些人用藥前 4–6 週會覺得更難集中或更慢,通常之後會逐步改善。
  • SNRIs 可能略優於SSR

 

兩種促進認知的憂鬱症藥物:VortioxetineBupropion

Vortioxetine:楊延光教授說會變聰明(khiáu),能直接提升認知功能(不全是情緒改善帶來的附帶效果)。

  • 執行功能(規劃、抑制分心、任務切換)、記憶力:都有中等效果
  • 8 週起效:門診中有些診友則更快收到效果,通常在前兩周早期有些反應,對李醫師來說是早期好轉指標,有很高的機會越來越好。

Bupropion:對注意力與執行功能有加分

  • 注意力不足、動機低落的憂鬱症患者上,常有專注度與執行功能的改善;若合併成人 ADHD,剛好可以一種藥物來對應兩個情況。

 

認知行為治療:強化執行力

  • 功能性影像顯示:治療後前額葉皮質活性上升。
  • 透過認知重構、行為活化(把有意義活動安排回生活),可提升認知彈性、注意控制、問題解決。
  • 維持性:效果可延續6–12 個月。
  • 即使情緒只小幅改善,認知仍可能進步。

經顱磁刺激TMS 如何改善憂鬱症認知功能?

  • TMS刺激目標腦區,誘發神經可塑性。
  • 常用部位:左側 DLPFC
  • 改善機制

1.   直接強化 DLPFC → 提升執行功能、工作記憶。

2.   調整腦網路連結平衡 執行控制網路(ECN)與 預設模式網路(DMN)。

3.   提升神經滋養促進神經再生因子 BDNF 釋放,支持可塑性與神經保護。

4.   平衡腦波,有助工作記憶與注意控制。

 

什麼時候考慮經顱磁刺激TMS

  • 老年憂鬱:記憶、注意有中等程度改善。
  • 青少年憂鬱:20243月,美國FDA核准用於15歲及以上青少年的憂鬱症治療。對象為至少接受過一種抗憂鬱藥物治療後效果不佳的青少年。通常結合藥物或心理諮商作輔助,不單獨使用。
  • 治療抗性憂鬱(TRD):認知改善常需更長療程或維持治療。
  • 特別適合有明顯認知功能受影響者。

 

飲食如何幫助認知?地中海飲食、DASHMIND

台灣日常飲食:便當選糙米+兩樣青菜;每週 2–3 次鯖魚/鮭魚;烹調油換橄欖油;加一小把堅果;少鹽;優先選無糖優格、鮮奶

 

  ω-3EPA/DHA:小~中度記憶、注意力改善
食物:魚(鯖、鮭、秋刀、沙丁)。

  B 群(葉酸、B6B12:神經修復。
食物:綠葉菜、豆類、全穀、蛋、乳、瘦肉。

  維生素 D:憂鬱者、台灣6-7成民眾常偏低;有助情緒與認知。
食物/來源:日照、鮭魚、蛋。

  :與焦慮、認知、睡眠有關。
食物:堅果、全穀、深綠葉菜、豆腐。

  :神經保護。
食物:海鮮、紅肉、南瓜子。

  維生素(C/E)、多酚:保護神經。
食物:柑橘、奇異果、堅果、橄欖油、莓果、茶。

  益生菌/益生元:穩定腸腦軸。
食物:優格、味噌、泡菜;燕麥、香蕉、洋蔥、豆類。

診所備有99%高濃度EPA、穩定腸躁症的日本宮入菌 (妙麗散)

 

不同類型運動對憂鬱症認知功能的影響


有氧運動

認知亮點: 整體認知、注意力提升
重點做法: 以「能說話但不能唱歌」的強度進行 30–60 分鐘

 

阻力訓練

認知亮點: 執行功能、處理速度(老年人特別有感)
重點做法: 8–12RM × 2–3 組,6–8 個動作,每週 2–3

 

結合有氧與阻力訓練

認知亮點: 綜合表現最佳
重點做法: 同週期內交替或同日分段進行

 

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

認知亮點: 執行功能、工作記憶
重點做法: 1:1 1:2 高低強度間歇,總時間 15–25 分鐘

 

瑜珈、太極

認知亮點: 注意控制、情緒調節
重點做法: 呼吸/專注配合動作,每週 2–3

 

舞蹈運動

認知亮點: 執行功能、記憶
重點做法: 學習步伐 + 節奏記憶,具社交性更佳

 

水中運動

認知亮點: 低衝擊有氧
重點做法: 適合關節不適或體能較弱者

 

有氧 + 阻力有認知改善最佳效果

個人化選擇: 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喜好和目標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

 

 

「認知友善」運動處方?(FITT 原則)

  • 頻率(F):每週 3–5 次(至少其一含阻力訓練)。
  • 強度(I):中等強度為主(最大心率 60–70%RPE 12–14/20;說話測試:可對話、難唱歌)。
    • 用藥影響心跳(如 β 阻斷劑)者,以 RPE/說話測試為主。
  • 時間(T):30–60 分/次;也可 10–15 × 2–3 段 累積。
  • 型式(T):有氧為基礎+每週 2–3 次阻力;可穿插 HIIT 、瑜珈、太極。

 

睡眠債拖垮認知?

  • 工作記憶:連續 5 天每晚 <6 小時,工作記憶顯著下降,學習與短期記憶「無法儲存」。
  • 持續性注意:注意力分散、反應時間變長、警覺度下降(開車打瞌睡)。
  • 抑制控制:更難抗拒分心與衝動(半夜特別容易衝動購物)。
  • 決策:偏向短視高風險,難以長遠規劃。(嚴重憂鬱時小心重大決策)
  • 週末補眠有限:可部分回復,但難完全補回注意與執行功能。

 

睡眠品質評估:

初診如果有睡眠問題,會評估診友入睡等多久、中途醒來多久、幾次、離原本要起床時間早了幾個小時醒來。也會了解睡眠對於白天精神的影響。如果懷疑睡眠呼吸中止症,有診友會些從穿戴裝置看看是否夜間睡眠期間,血氧有小於90%。或者安排居家睡眠檢測、轉診至醫學中心睡眠中心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加重原本的憂鬱、認知症狀。

 

怎麼讓治療更聰明?

透過精準評估醫療,結合症狀、治療史、病史、家族史與NIRs腦功能評估。找出精確的診斷,設計因應的治療方式。醫療部分結合藥物、心理諮商、經顱磁刺激。生活中則搭配健康飲食、睡眠、運動。把「感覺好一些」進步到「找回學業與工作表現」。

 

參考資料:

1. Development of a psychosocial group intervention for individual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novative practice)

2. Pharmacological targeting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depression: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in human clinical research

3. Use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for studying cognitive

control in depressed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4.Castellano, S., Ventimiglia, A., Salomone, S., Ventimiglia, A., De Vivo, S., Signorelli, M. S., Bellelli, E., Santagati, M., Cantarella, R. A., Fazio, E., Aguglia, E., Drago, F., Di Nuovo, S., & Caraci, F. (2016).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and Serotonin and 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s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rtial Responders Depressed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 drug targets, 15(10), 1290–1298. https://doi.org/10.2174/1871527315666161003170312

5. Prado, C. E., Watt, S., & Crowe, S. F. (2018).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s on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samples. Neuropsychology review28(1), 32–72. https://doi.org/10.1007/s11065-018-9369-5

6. Ren, F. F., Hillman, C. H., Wang, W. G., Li, R. H., Zhou, W. S., Liang, W. M., Yang, Y., Chen, F. T., & Chang, Y. K. (2024).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 : IJCHP24(2), 100447. https://doi.org/10.1016/j.ijchp.2024.100447

7. Cognitive Outcomes After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ate-Life Depression: Résultats cognitifs après la stimulation magnétique transcrânienne pour le traitement de la dépression chez les personnes âgées

8. Nutritional psychiatry: Your brain on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