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 EMDR、SE、阿德勒、DBT、SMART、PPN、TF-CBT、基模療法、TRE、薩提爾、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及頭薦骨,配合經顱磁刺激TMS與藥物,提供貼近個人需求的整合資源,療癒創傷。

WHAT'S NEW?
Loading...

兒童解離經驗檢核表(CDC)」線上評估工具 | (適合7~12歲孩子的父母)


兒童解離經驗檢核表 (Child Dissociative Checklist, CDC)

重要聲明:本檢核表為初步篩檢工具,旨在評估兒童可能存在的解離症狀。評估結果不能取代專業的臨床診斷。若您對孩子的狀況感到擔憂,請務必諮詢兒童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等專業人士進行詳細評估。

施測說明:
以下是一系列描述兒童行為的項目。請根據您孩子現在或過去12個月內的情況,為每個項目評分。如果該項目對您的孩子來說「非常符合」,請選擇2分;如果「部分或有時符合」,請選擇1分;如果「不符合」,請選擇0分。


1. 孩子不記得或否認發生過的創傷性或痛苦經歷。

2. 孩子有時會進入發呆或類似出神的狀態,或經常看起來「精神恍惚」。老師可能會報告他/她在學校頻繁「做白日夢」。

3. 孩子的性格表現出快速的變化。他/她可能從害羞變為外向,從女性化變為男性化,從膽小變為具攻擊性。

4. 孩子對於他/她應該知道的事情表現出異常的健忘或困惑,例如可能忘記朋友、老師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名字,遺失物品或容易迷路。

5. 孩子有非常差的時間感。他/她會搞不清楚時間,可能認為現在是早上但實際是下午,搞不清楚今天是星期幾,或對某件事發生的時間感到困惑。

6. 孩子的技能、知識、食物偏好、運動能力等,表現出每日甚至每小時的顯著變化,例如:筆跡的改變,對已學資訊(如九九乘法表、拼字)的記憶,或工具使用、藝術能力的變化。

7. 孩子表現出年齡行為的快速退化,例如一個十二歲的孩子開始說娃娃語、吸吮拇指或像四歲孩子一樣畫畫。

8. 孩子很難從經驗中學習,例如解釋、正常的紀律或懲罰都無法改變他/她的行為。

9. 即使證據確鑿,孩子仍持續說謊或否認不當行為。

10. 孩子在談論自己時會使用第三人稱(例如「他」或「她」),或有時堅持要用不同的名字稱呼。他/她也可能聲稱自己做過的事是另一個人做的。

11. 孩子有快速變化的身體不適,如頭痛或胃部不適。例如,他/她可能前一分鐘抱怨頭痛,下一分鐘就似乎忘記了。

12. 孩子異常地性早熟,並可能嘗試與其他兒童或成人進行不符合年齡的性行為。

13. 孩子身上有無法解釋的傷痕,或有時甚至會故意傷害自己。

14. 孩子報告聽到有聲音對他/她說話。這些聲音可能是友善的或憤怒的,可能來自「想像中的朋友」,或聽起來像父母、朋友或老師的聲音。

15. 孩子有一個或多個生動的想像夥伴。孩子可能堅持這些想像夥伴要為他/她所做的事情負責。

16. 孩子會突然爆發強烈的憤怒,且常無明顯原因,並在這些時候可能表現出不尋常的力氣。

17. 孩子頻繁夢遊。

18. 孩子有不尋常的夜間經歷,例如報告看到「鬼魂」,或發生他/她無法解釋的事情(如玩具被弄壞、不明原因的受傷)。

19. 孩子頻繁自言自語,有時可能使用不同的聲音或與自己爭論。

20. 孩子有兩個或多個不同且獨立的人格,這些人格會控制孩子的行為。


開發者參考資料

Putnam, F. W., Helmers, K., & Trickett, P. K. (1993).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child dissociation scale. Child Abuse & Neglect, 17(6), 731-741. https://doi.org/10.1016/0145-2134(93)90006-Q

```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