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症研究
DSM-5-TR 與 ICD 11 解離症異同之處
相同:
- 定義均為正常整合過程中非自願破壞或不連續
- 都有解離性身分障礙症、解離性失憶、失自我感障-失現實感障礙症
相異:
- Conversion disorder 在 ICD-11 與 DSM-5-TR 歸類不同
- ICD-11 多了 trance disorder, possession trance disorder, partial DID, secondary dissociative syndrome
- 解離性身分疾患中,切換與失憶在兩個診斷系統要求不同。ICD-11 分類基於結構性解離理論,強調特定類型的身份狀態。Alters taking control 為診斷標準之一,以結構性解離理論來說就是有不同的 ANP 會出來掌控。DSM-5-TR 則沒有,使用更容易的標準來描述解離性身份疾患中的不同主觀差異。包括明顯自我感或自我掌控/意識的明顯不連續性。(謝謝 Andy Fung 補充!!)
- ICD-11 強調解離可能是非精神病理的結果,如複雜部分癲癇發作(complex-partial seizure)
解離性身份疾患:非附身形式或附身形式
非附身形式的解離性身份疾患中的人格狀態,感覺是在身體內部的。
而附身形式的解離性身份疾患中,不同的部分則感覺來自外部,有個主體、通常具有超自然或精神起源(例如惡魔、靈體)。
之前學習如果遇到惡魔,要考量是否有性創傷的歷史。但不是一定有關聯。
是否有非附身與附身都有的情況?
可以參考之前整理 Suzette Boon、楊醫師、IFS 中有提到不同的部分整理
解離性身份疾患的自然狀態是多重、同時重疊的狀態 (multiple, simultaneously overlapping states),與 ICD-11 部分解離性身份疾患的診斷類似。
→即使來談者沒有感覺到或是沒有告訴治療師,還要當作大家都在,因為這是 DID 的自然狀態 (naturalistic condition)。
除非處於危機中,只有 15% 的解離性身份疾患患者經常出現明顯的自我狀態切換行為。
→遇到切換時,回頭辨認是否有觸發因素看起來合理的做法。對於 15% 經常切換者,可能要考慮更隱微或更普遍存在生活中的觸發因素。
超過 40% 解離性疾患診斷屬於解離性疾患未明確分類(DDNOS),沒有切換到另外一個有獨立身分的部份來控制個人的情況。
失自我感/失真實感疾患的歷史
首次由 Maurice Krishnaber 於 1872 年描述,並由 Ludovic Dugas 於 1898 年正式命名。
Freud 於 1904 年自我分析時,描述自己在造訪雅典衛城時出現的失自我感與失真實感。
Brian Ackner 於 1954 年列出了當前診斷定義的基本特徵。包括:
- 對自我的不真實感或奇怪感覺
- 保有洞察力且沒有妄想
- 沒有情緒/麻木感,除了對失自我感的困擾
- 不愉快的感覺可能會隨著患者對該現象的熟悉程度成反比
參考資料:
Kaplan and Sadock's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Eleventh edition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