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同意識、經驗中不同通道、失憶在解離症診友身上可能的樣貌 |
最近參加Sandra Paulsen(EMDR資深治療師)線上工作坊,提到如何以片段的方式,來更新創傷經驗。在與複雜性創傷/解離症的來談者工作中,我受到很大的幫助,也整理下來分享。
保持著牆/保持著來談者的功能
標準的EMDR-一次處理一個記憶,但是一整個記憶,全員參與,可能會連結到其他的記憶/事件,對於解離症的來談者可能會太多資訊量,超過容納之窗。我們的目標可以放在滴定要處理的記憶/資訊量。
三個方向:
1.邀請特定的部分有參與同個記憶
2.或者是選用BASK channel,或者參考的身體經驗療法,把這個部分再擴充一個影像的部分(參考SIBAM當中的I=image)。 例如: Katie O´Shea所發展重設情緒系統(reset emotion
circuits)、Jim Knipe發展的渴求的程度level
of Urge (這些資訊的延伸閱讀會放在最下方)
B-behavior-行為
A-Affect-情緒
S-sensory-感官感受
K-knowledge-認知
3.或是只更新記憶中BASK的其中一個/幾個部分,而不是全部。
也可能會有一個部分負責承擔不同記憶中的行為部分,另一個部分承擔不同記憶中的情緒部分,另一個承擔身體感受..另一個承擔認知。其他沒有要參與的部分,可能邀請他們可以去心理其他的空間,休息一下,不必要看著處理的過程。
可以邀請來談者,一次只從BASK channel 中做一個,即使不使用正式催眠引導,即使可能做到或是不行做到,不行做到也不代表就是失敗。
只有一個部份透過眼睛來看。其他部分在背景,在會議室中,他們保持意識(就好像知道現在我們在做什麼),但是沒有現身。Richard Kluft(天普大學教授,精神科醫師,創傷解離工作的先驅) 這樣做了很多年之後,Sandra跟他確認。Janet開始提到共同意識(Co-Conscious),但是Richard覺得這樣的描述還不夠清楚,對於在歷程更新中我們實際發生的。我們不會想要所有的部分,都出現在前景(Co-Present),這樣會太多。如果都出現在前景的時候,常見的現象是上一句話,與下一句話,常常是不同部分講的。這樣的情況,常常大家會好像在搶話,同時治療者會花很多的力氣,在辨別傳遞的訊息,是哪個部分表達的意思。有一個部分在前景做處理,其他的部分可以觀察、可以見證、或是透過在前景的部分來表達意見。另外,常常來談者,會不想要告訴我們內在(其他部分)的狀態。Sandra會使用隱喻,就像是一個在處理車禍的法官,對於出貨的外國人所講的語言不熟悉,需要有人翻譯。要請翻譯的人,可以不用修飾/更動原話,儘量直譯給法官。同時我也反思,過去在被教導與解離症來談者工作,幾個基本的原則,對於治療的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要共同意識?
l 知道是哪個部分在做回應
(共同意識/共同出現在前景/部分切換/完全切換 )
l 可以滴定要處理的記憶片段
l 可以滴定要參與處理的夥伴有哪些
為什麼要定向目前的時間/人/地點?
l 模仿加害者:我告訴過你,不要跟別人說在______(創傷當時)發生的那件事。如果知道已經離當時過了很長的時間,模仿的部分或許比較願意思考新的可能性。
l Parts不認識治療師:你是誰?我為什麼要跟你合作?如果知道現在的時間,是年長的自己與治療師在工作,比較能夠知道,現在(安全)是在跟過去的(創傷)在工作。相對的,如果不知道離當時已經過了一些時間,現在是在安全的環境接受治療,無法連結資源到原本的創傷經驗中。
l 解離到其他地方去:我剛去想其他的事情,不知道你剛才在跟我說什麼?Sandra在示範中會說:我需要你在這裡,跟我在這裡。
為什麼要認識不同部分的職責所在
l 發展同理
l 當治療卡住的時候,可能知道是哪些部分在執行原有的任務,剛好讓治療無法繼續,可以邀請Parts共同就目標合作或是可以暫時離開。
邀請共同合作,整理Sandra示範的過程,轉化成以下兩個文本:
你可以選擇
做些新的嘗試或者,
就像是外在的____(模仿的對象)過去所做的,
對外在的____(模仿的對象)很忠心..關於傷害你,關於認為______(現在想要做的事情)是浪費時間
或者對於你現在所活著的身體忠心,你記得你是____(來談者)的一部分嗎?允許在這個身體裡的不同部分,可以有個快樂/充實的生活,關於_______(來談者想做的事情,像是學習、創作、表達情感…)
只有你可以選擇。
請會議室裡的夥伴投票:
請問有多少夥伴,覺得_____(奶奶,模仿的對象),仍然活著,控制著來談者的生活?
請問有多少夥伴,覺得這是你的生活,這是你的身體?
邀請你可以對自己說,這是我的生活,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_______(創造力)
關於失憶
在失憶屏障之後的部分,記得
在失意屏障之前的部分,不記得: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不相信發生了什麼、不相信有不同部分的自己、不相信自己解離
對於屏障之前的部分,他們的工作是: Not know (不去知道) Sandra:你的工作是不去知道,你把這樣的工作做得很好。我想要請你繼續做這份,不去知道的工作。同時也允許我能夠在屏障之後工作。因為對我來說,你有明顯的解離。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通常可能跟創傷有關,但是因為我不在場我可能也不能夠這麼說。我想知道他們有什麼樣的擔心。常見會有失憶屏障的兩個原因:
l 有時候可能是擔心會讓事情變得太真實了。
l 可能太危險了。因為有的部分會很強烈感覺到危險。
這些在屏障之後的部分,可能比較不會記得現在的時間。所以他們不知道____可能已經死了,或者是現在的身體已經長大了(身高-門高度定向),所以會強烈感覺到危險。相比於屏障之前的部分。所以在面對屏障之後的部分,可能會需要重複的與他們定向目前的時間,直到他們變得比較清楚。
重新補強隔間
Sandra會在治療時間的最後,再重新補土、灌漿,將屏障補好。我們強化了這扇牆,在屏障前面的夥伴重新回來。希望前面的夥伴,一樣可以幸福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當治療中更新了一些有毒的記憶,屏障變得比較薄,可以穿透,在這個時間點,前後可以有些訊息流動。
沒有任何的部分會消失,會消失的只有在部分之間的牆壁。 -Sandra Paulsen
一步一步
今天我們朝向療癒,又前進了一步,隨著時間我們會一起有更多的進展。在解離症中一次只處理一個片段,常會有未完全處理的記憶。隨著創傷逐漸清除,建立了新的適應技巧。內在小孩可以自由地長大成人,
達成發展里程碑,這樣的旅程中,沒有任何的部分會消失,會消失的只有在部分之間的牆壁。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