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注意力不集中-也是過動兒!

注意力不集中-也是過動兒!

               / 陳琬萱 臨床心理師



認識過動兒
一般大家口中的「過動兒」也就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DHD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當孩子有「不專心」和「過動」這兩種問題行為的時候,會統稱孩子為「過動兒」或ADHDADHD包含三種類型的症狀:注意力不足(inattention)、過動(hyperactivity)和衝動(impulsivity)。根據這三種行為症狀,可以將ADHD分為三種亞型:
1)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主要為不注意型(2)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主要為過動-易衝動型(3)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複合型,同時有過動/衝動和不專注的情形。


注意力不足-孩子時常無法完成別人交代的事情,做事情容易因環境中其他事物或聲音影響而分心,粗心、不注意細節,逃避需要動腦的工作,常忘東忘西,寫功課時東張西望或玩身邊小物品,寫功課的速度很慢,都需要大人一對一盯著他寫才能完成,做事情懶散,學過的東西易忘。

過動-孩子靜不下來,時常很忙的樣子,會一直講話,停不下來,想要講話的時候一定要講,在不適當場所爬高爬低,而且不能好好坐在椅子上,坐著身體動來動去,或者手摸東摸西。

衝動-孩子在別人談話中插話,別人還沒把問題說完即搶答,缺乏耐心不能等待,不怕危險,具攻擊性,知道後果但仍重覆犯錯。


伴隨ADHD兒童的偏差行為
ADHD兒童常伴隨其他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問題,包括:學習困難、人際關係問題、情緒障礙、對立反抗行為、攻擊行為、敵意高等。ADHD兒童因為不能靜下心來上課和唸書,影響學習成果,考試時容易粗心犯錯,影響考試成績不佳,造成學習上的困難;有些因為較衝動,具攻擊性,同學不願意跟他一起玩,所以人際關係變差;也有的ADHD兒童因為時常被大人責罵,或被其他同學嘲笑,覺得自己都沒辦法把事情做好,缺乏自信心,加上人際關係上的挫折,而出現憂鬱的情緒。ADHD兒童到青少年和成人時期,甚至可能出現濫用藥物和犯罪的情形有些也會造成工作和婚姻關係上的困難。因此,如果能及早發現ADHD兒童,給予適當的治療,可以減少他們未來發展出更多心理行為問題。


如何及早發現過動症
在嬰兒時期,孩子活動量大,動不停,睡眠需求較少,較有可能為過動兒;在學齡前期(3~6歲),孩子活動量大,靜不下來,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在家顯得很忙錄的樣子,時常插話、不能等待,不顧危險,上課中找同學說話或走動,較有可能為過動兒(過動-衝動型),或者做事情都慢吞吞、拖拖拉拉,上課發呆、東張西望,跟他說話好像都不太有反應,但沒有活動量大和靜不下來的情形,這也可能為過動兒(不專注型)。


中文版SNAP-IV量表可以簡易篩檢孩子是否有不專注和過動/衝動的行為表現

為什麼孩子會過動和不專心?
過動症的原因是多重的,並非單一因素就會造成過動症。雖然ADHD兒童的成因主要是先天生理因素-大腦神經化學物質失衡,導致他們不能專心,但是,後天的環境因素仍扮演著重要角色,影響過動兒行為的改善或惡化,父母親適當的管教能改善過動兒的行為問題,相反的,負向的管教方式會導致過動兒問題行為惡化。因此,如果使用藥物治療,建議應同時接受其他治療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例如:藥物治療+行為心理治療。

若不治療,ADHD長大後會改善嗎?
ADHD長大就會好」是一種迷思,雖然少部分的過動兒,長大後,「過動」的部分會因長大而改善,但是,大部分過動兒的過動、衝動和不專注不會因為長大就自然變好。小學中年級以前為ADHD兒童的治療黃金期,如果能在學齡前期(3~6歲)及早發現孩子有ADHD特質,部分孩子可在早期透過行為治療得到一些改善。

每個好動的孩子都需要治療嗎?
ADHD的孩子在上課或面對較困難事情的時候,容易表現出坐不住和不能持續專心的情形,但是,當他們面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時(例如:看電視、玩電動等),卻能專心,這會讓許多家長困惑,我的孩子真的是過動兒嗎?所以,許多家長都會問,我的小孩需要接受治療嗎?需要吃藥嗎?其實ADHD的孩子的確能在他們有興趣的事物中表現得很專心,他們的困難是不能注意該注意的事物,而容易分心去注意不該注意的事物,例如:上課中不能專注在老師授課的內容,而容易被外在聲音或身邊小物品吸引而分心。如果孩子在七歲以前出現ADHD症狀,而且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社會功能品質,那麼就需要找專業人員評估,才能決定孩子該接受什麼樣的治療。


該用哪種治療方法?
依照ADHD兒童不同的情況和嚴重程度,治療方法大致分為兩種:(1)行為治療(2)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因為每位ADHD兒童的狀況不完全相同,若懷疑孩子可能為ADHD,建議需接受專業人員諮詢和評估,才能依照不同的狀況和需求給予孩子適合的治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