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 EMDR、SE、阿德勒、DBT、SMART、PPN、TF-CBT、基模療法、TRE、薩提爾、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及頭薦骨,配合經顱磁刺激TMS與藥物,提供貼近個人需求的整合資源,療癒創傷。

WHAT'S NEW?
Loading...

 

 

「新冠肺炎肆虐,北市將開始進行三級管制,非不得已請減少交通外出。」


斗大的新聞標題一出,大家有如熱鍋上的螞蟻,空氣中瀰漫著不安躁動的氛圍,沸騰的不只疫情,還有人心。


疫情從聽聞消息迄今,不到半年,卻已經癱瘓了世界,一直抗疫有成的台灣,也在一夕之間突然潰堤。


 

周大為 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

我感覺到厭煩,日復一日,打起勁努力回應生活,卻又被生活再次消耗殆盡。

 

 

五月中,新冠疫情開始在台灣爆發,為了配合防疫政策,人人都進入了某種「隔離」狀態。一時間,許多熟悉的日常,從與朋友家人吃個飯,到去傳統市場買菜,都成了被警告的危險活動,我們似乎都被迫暫停下來。

 

 



(本文已經過改寫,無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前言)

阿如是個十五歲的男孩,從小因多次家暴而被安置,對父母有著矛盾複雜的情感。對人際是敏感且渴望連結的,但也因為不知道如何與人建立關係而感到挫折,情緒失控的時候會有輕微幻聽與妄想的症狀。阿如的語言與情緒表達明顯較實際年齡更低,喜歡穿戴可愛的衣物,仍保有孩子的一面,喜歡藝術創作。社工邀請我與阿如進行藝術治療工作,希望可以透過創作更了解他的內心世界,並協助他釋放內在的感受與成長。

 



訪綱:
1.        藝術治療師周大為分享自身學習榮格經驗,如何以積極想像與內在小孩對話。
2.        跟神話做結合是怎麼樣的方式,需要了解很多神話故事/中國民間故事嗎?
3.        有設立過自我療癒的目標/期待嗎?
4.        自我療癒歷程需要多久?如果是想要接受諮商的話可以有怎麼樣的想像?
5.        或許只要願意塗鴉,拿起紙筆就可以自己先試試看藝療?
6.        對於<從相遇到療癒:自我關照的藝術遇療>的讀者,想傳達的訊息?

玟玲藝術治療師以藝術療癒自己

主要現職:任教於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駐診於李政洋身心診所



藝術媒材會誘使我們在圖像之中與心象相遇。心象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很多時候會在當下生活、成長記憶和未來憧憬三者之間,也就是一個所謂的「圖像金三角」image triad)的領地之中,暗自穿梭和忽然迸現,最後,我們才從中有意識地整合出一個幻想的心象世界。經歷這三種時間壓縮的過程本身,就是幻想魔法的過程。


<前言>
分析心理學派大師榮格(C. Jung)在與他的老師佛洛伊德(S. Freud)決裂後,開始以繪畫創作方式處理自己的哀傷,以圖像進入自己的內在,與潛意識對話,開啟了自我探索及療癒的大門;

第十一話
「這一切都是我想死。」我淡淡地想起這本書。
結訓已經數個月了,那次積極想像的經驗,像是開啟了一扇巨大的門,大水不時地會湧上,在我的心中、腦海氾濫,我必須用力專注才不至滅頂。我的分析師告訴我「治療師是需要高度「自我」功能的職業,而現在的我大部分的心理能量都傾注在這片海洋之中,作為一個治療師保持覺知的減少團體工作是正確的,榮格本人後來也離開教職,只留下個案、丈夫等等維持自我功能的角色。」

證照:台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認證(TRAT 2014-002)



專長:


榮格取向心靈圖像評估與諮詢

整合性藝術表達與療育

主要議題:


中年轉化壓力與危機、青春期轉化壓力與情緒、伴侶關係、親子關係、自我探索
專長:

1.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兒童、青少年、成人、老人)

2.表達性藝術治療

3.多元文化諮商(身心障礙/新移民/性別認同議題)

4.親職諮詢

5.特教學生溝通與情緒適應問題

6.兒童早療

議題:

憂鬱、焦慮、緊張、失眠、親密關係、性別議題、自我探索、文化衝擊與適應、情緒適應及壓力管理、人際關係、家庭動力、特教學生適應問題、生涯發展、悲傷失落、創傷調適、

周大為




高考諮商心理師 (諮心字第002802)、台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會員(TRAT 2015-011)

  • 專長:

兒童藝術治療、容格取向藝術治療、身體意象探索、多元性別議題/諮商、

生涯輔導、存在心理治療、悲傷/失落/憂鬱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