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總藥物數
21
總交互作用數

風險等級分佈

風險等級圖例

低風險 (12個)
中風險 (8個)
高風險 (1個)

協同作用總覽

顯示 21 個協同作用

中度風險 (橙色標示) 補充說明

中度風險的交互作用,之所以評為「中度」,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量:

  • 證據等級屬B級(有限規模的RCT或觀察性研究)

    這類協同作用多來自少數臨床試驗或小樣本研究,尚缺乏大規模、高品質隨機雙盲研究予以驗證,因此證據可靠度中等。

  • 潛在藥動學或藥效動力學相互影響

    雖然整體安全性尚可,但部分方劑(如逍遙散衍生方、銀杏葉提取物、酸棗仁湯等)可能經由影響肝臟酵素(CYP450)或血–腦屏障通透性,改變西藥血中濃度或作用強度,增加藥效波動風險。

  • 副作用增強或新發副作用風險

    例如銀杏提取物與典型抗精神病藥合用時,雖可改善症狀,但因具血管活性與抗凝特性,可能使抗精神病藥的代謝或外周循環變化,加重頭暈、低血壓風險。 酸棗仁湯與BZD合用雖加強鎮靜,但有時會出現過度嗜睡或協調失調,需調整劑量且觀察呼吸抑制。

  • 患者個體差異大

    中藥方劑常因人而異、處方靈活,若未做好辨證論治,易造成「藥效過強」或「反彈性失眠/焦慮」,故需謹慎監測。

綜上,上述因素使這些中西合用方案在「可獲得顯著療效」與「需嚴密監控安全性」之間呈現中度風險,故以橙色警示並建議臨床中嚴格劑量調整與藥物濃度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