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增進親子關係 | 9個建立安全依附的方式

 

由出生與出生前心理學Ray Castellino博士所提出,師從Ray Castellino 博士的Myrna Martin諮商師加以延伸。她對於早期經驗對後續身心發展的影響有獨到的看法。對於剛出生到比較大的孩子都可以參考。


一、 尊重所有家庭成員的感受:支持情緒經驗的擴展

  • 不論年齡大小,每個人都必須能夠接觸並重新處理情緒反應,在當下時刻對環境保持反應性和靈活性 - 情緒組織了依附行為 - 情緒引導我們與他人互動,激勵我們並傳達我們的需求與渴望,告訴我們恐懼什麼。
  • 情緒需要被承認、被容納並被區分/辨認
  • 情緒是重塑模式的目標和動力 - 需要在心理和身體層面達到整合

二、當孩子回溯過往歷史,給與認可和同理心

當孩子做出看似不合理的行為,總是有背後的意義的。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並且了解孩子的行為,對孩子的行為抱持著同理心,那麼這種行為很有可能就會過去。


三、 建立安全與保護,與家人合作

Myrna透過與媽媽和孩子一起的保護遊戲(protective game)Myrna扮演鱷魚要吃寶寶,由媽媽來保護孩子。透過媽媽的保護,讓孩子可以感覺到安全和放鬆。


四、 眼神交流

眼神接觸是孩子經驗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當嬰兒或孩子與一位充滿愛心的成人進行溫暖的眼神交流時,這種互動能直接塑造他們的情感中心、在情感中留下印記。這為孩子帶來積極正向的情感和充沛的生命力。

 

與孩子建立眼神接觸的正確方式

1.         孩子需要透過溫和的邀請和吸引自然地進入眼神接觸,而非被強迫。

2.         強迫他們注視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被羞辱。

3.         這種強迫甚至可能讓孩子在表面配合的同時,心靈卻進入逃避或解離的狀態。

4.         我們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請他們靠近並短暫地與我們進行眼神接觸,以便更清楚地接收我們的指引。

5.         我們不該在設置限制或管教孩子時,使用眼神接觸並強迫他們與我們進行眼神接觸。

6.         透過眼神我們可以評估治療的進展,當孩子感覺到放鬆和安心時,會自然地增加跟我們的眼神接觸。


五、滋養性的觸碰(nurturing touch)

碰觸是促進情緒平衡和生理穩定的重要關鍵。碰觸在人類的情感和身體調節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與嬰兒進行肌膚的接觸,特別在生命的前三個月至關重要。此外,持續的肢體接觸對於我們的健康成長也不可或缺。

 

在孩子的第二年,他們需要打打鬧鬧的遊戲,尤其是類似摔跤的互動遊戲。把他們舉起來,或以安全的方式與他們玩拋接遊戲,增進親子之間的身體互動。最好是與父親一起,這是學習創造性的對立方式。孩子透過這些互動逐漸學會如何掌控自己的力量,同時也學會調節自己的攻擊性。

 

當幼兒行為失控時,這正是父母需要主動接近孩子,透過身體接觸建立親密連結的最佳時機

 

觸碰是重建安全依附的重要方式,觸碰的參考:

  • 一起泡澡、用毛巾包孩子:也適用於9歲或10歲的孩子。
  • 在床上進行腳或手部按摩
  • 輕輕按摩背部和肩膀:任何年齡的孩子都適合
  • 為孩子梳理頭髮
  • 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靠在肩膀上或年紀小一點坐在大腿上一起看電視
  • 摔跤遊戲
  • 使用沙子、水、黏土等材質進行創意手作遊戲
  • 玩「扭扭樂」或平衡球類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與成人建立觸覺連結:對於不喜歡觸碰的孩子。透過玩遊戲時自然發生的觸碰。孩子如果沒有克服對於觸覺的防禦,可能會逐漸關閉越來越多的感官接受器。如果是比較黏人的孩子,則需要比較多的觸碰。

六、更慢的步調、暫停

我們的世界對嬰兒而言過於快速,當事物運轉速度過快時,要進行自我調節會變得相當困難。即使是成年人也難以在神經系統加速時整合經驗或解決創傷。放慢速度對所有人都有益。父母可以協助孩子觀察並命名加速與減速的周期,孩子們很快就能掌握這個概念,甚至可以提醒大人何時需要暫停。可以嘗試的說法是:我需要暫停(I need pause)。而不是用:你需要暫停。父母在感到不安或壓力時也可以暫停,確保安全並避免負面情緒爆發。

 

三個提出暫停(pause)的時機:

1.當覺得安全有疑慮時

2.覺得超過負荷時

3.覺得溝通需要澄清,或是感覺連結中斷時。例如:上課到矇了,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

 

提出暫停的三個重點:

1.尊重每一個人提出的暫停

2.不要說:「孩子們,你們需要慢下來」或「我需要你們慢下來」這可能會有反效果。

3.可以說:「我需要暫停」接著可以去喝水,轉換一下空間,或是尋求需要的支持。

 

另一種暫停(Time out)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沒有辦法接受暫停(Time out)

經歷不安全、有混亂依附的孩子需要有更多的連結。他們需要成年人在生活中,協助他們冷靜下來、改變原有的行為。因為他們沒有自我調適的方法,暫停對於他們來說帶來的是傷害。

 

對於不安全依附孩子,暫停的另一種版本。例如在孩子生氣亂丟東西的時候,家長提出自己需要暫停。可以說:玩具亂丟的話,這樣我沒有辦法一起玩了。或是坐在離孩子很近的地方,但是父母這時候注意力不要放在孩子的身上。

 

或是孩子自己生氣要進房間關上門。父母可以尊重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空間,但同時可以拉一張椅子坐在門外。對孩子說:你想見我的時候可以出來,我就在外面。

 

即使對於5-6歲有著安全依附的孩子來說,暫停也應該被保留作為一種很少使用的策略。孩子有能力反思自己所做的事情。

 

暫停的時間,以每一歲一分鐘來考量。有安全依附的五歲孩子,暫停的時間也不應該超過五分鐘。


七、 動作(motion)

運動是重新塑造依附模式的一個重要且有趣的部分。嬰兒喜歡肌膚接觸,他們也喜歡/想要母親或父親身體的運動。學齡前的兒童喜歡爸爸媽媽輕輕搖晃。

 

運動、搖晃、擺盪、滑行。這個部分與SMART在評估對於孩子適合的感官輸入似乎相似。


八、創建自我依附序列(self-attachment sequencing)

孩子主動依靠自己的意志、動機與身體力量,向父母移動並沿著父母的身體攀爬。過程中保持與父母的眼神接觸,持續情感上的連結。


九、 出生遊戲

通過各種各樣的隧道遊戲,通過隧道回到父母或照顧者的懷抱。例如通過沙發後面的隧道,來處理在分娩過程中發生的經驗。Myrna觀察剖腹產的孩子,第一次進入隧道時,總是會從隧道的側面出來。當孩子從隧道的出口出來,並開始適合的依附遊戲時,可以確認剖腹產的印記已經獲得了療癒。

 

對於從依附來支持家庭的方式有興趣的話,診所有心理諮商師、社工師、治療師能夠提供協助,歡迎詢問看看!

 

延伸閱讀孩子突然不想上學怎麼辦?心理師:「先來看看孩子擔心什麼?

 

參考資料:

1.     Myrna Martin的依附課程

2.     出生與出生心理學資訊網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