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中來談者常會提到不同的聲音,可以從什麼角度來認識這些聲音的【重要性】呢?Joy Silberg提供了一些想法:
原本告訴孩子去攻擊的聲音:
🥭一個保護自己免受危險的保鑣
🥭幫助你感受自己的力量
🥭你的憤怒在與你對話
告訴孩子傷害自己的聲音:
🥭提醒你曾經多麼受傷以及痛苦的感覺
🥭保護你,避免去傷害他人
🥭一種讓你從痛苦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聽起來像加害者的聲音:
🥭幫助你記住你的加害者過去還有一些好處(這點我先記錄下來,還不了解作者的意思)
🥭幫助你記住過去那些事情發生時你有多麼緊張
🥭提醒你時刻警戒像他這樣危險人物
🥭防止你做可能會讓別人攻擊你的事情
🥭提醒你不要告訴別人,因為過去你害怕你的家人會受到傷害的方法
如何協助兒童青少年來接受內在年紀更小的部分。
她提到模仿愛、照顧和安全感,也寫下一個很觸動我的例子。她用一個嬰兒玩偶來代表孩子內在的嬰兒。她抱著玩偶,搖晃、照顧玩偶,說:妳值得擁有所有的愛和安全。我會照顧你,幫助妳變得更強壯,成為一個堅強快樂的孩子。接著邀請父母或兒童試試看。我似乎可以了解為什麼有一半以上的來談者,之前看到我擺在晤談室的嬰兒玩偶會這麼排斥了。我少提供了愛、照顧和安全的框架。
沒有被看見就不存在
創作者在經營社群的時候,哪裡有紅利就往哪裡蹭。對於創作者來說,沒有曝光就不曾存在。 引用自區塊勢ep258在經營社群的時候,全發(發在各個平台)看起來是可能的解法。但是在創傷的治療中,有不同的考量。在心理創傷中,童年中沒有被看見的經驗,有時候會化身為我不存在或我不值得存在,藏在我不夠好後面。有些時候為了要感覺夠好,我們會花了很多力氣去追求理想中夠好的自己。
省力的另一個選擇 Charisse 老師今年給個案時告訴我:「你什麼都不需要做,跟你待在一起就是好容易、好輕鬆的事情。」讓我感受到我被看見了,這份看見不需要我在做些什麼,讓我也感覺好輕鬆。透過一分連結、同在,協助我跳過追求【夠好了】的陷阱。同樣的,協助孩子去看見這些原本不被看見、不被接納的部分,有時候就可以帶來一份穩定。
參考資料:
The Child Survivor: Healing Developmental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by
Joyanna L. Silberg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