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創傷治療的探索:不觸發創傷的評估方式

 

最近看創傷專家Suzette Boon的新書Assessing Trauma-Related Dissociation: With the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Symptoms Interview (TADS-I);以及診友介紹我看的創傷療癒的小說<我的骨頭知曉一切>;又藉由Andy Fung博士的分享,看到劉醫生Lao Lusita團隊發表的兩位澳門DID患者案例報告,心中產生一些火花。

 

診斷解離症不用評估創傷史

解離症與創傷,特別是童年創傷有關,這是一個跨文化的情況。Suzette Boon在診斷解離症時,在她的著作中提到,建議不用去評估創傷史。這樣子建議的原因是,評估創傷史有可能會觸發來談者的情緒,影響來談者的狀態。另一方面,在解離症的診斷中,與PTSDCPTSD不同,裡面沒有要求要有創傷事件。也就是說,如果是要診斷PTSD或是CPTSD則需要評估創傷事件。

 

但是在做完診斷性評估之後,後續的治療計畫的建議,可能還是需要在來談者狀態可以的時候,評估創傷史。這個時候評估創傷史,Suzette建議可以先不要評估創傷經驗所伴隨的情緒,單純就評估發生了什麼事情。同樣的也是為了不要太快觸發來談者的創傷反應。

 

劉醫師在第一位個案中,先從協助她了解身體和症狀之間的連結,以及認識自己的情緒。在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後,解離的不同部分就願意自然地參與在治療中。甚至不是採用制式的評估工具。這些不同的治療節奏和背後的概念都值得參考。

 

「在那個必須取悅長輩的文化裡,沒有達到長輩的期待真的會壓力很大」 --出自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我們亞洲人

在劉醫生的文獻中,社會文化規範(例如:壓抑情緒的傾向、重視家庭和諧、孝道)在華人文化的背景下也可能影響解離症狀的表現。我自己的理解是有點接近無我,也就是可能會為了家人,壓縮了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西方文化則強調個人。這邊所提的個人,讓我聯想到界線這樣的概念。簡單的說,就是人與人之間,我們需要保有自己的空間,有一些自己的隱私。界線與家庭和諧不總是互相排斥,但是對於家庭裡比較沒有界線的概念(例如子女的房間都不能關上門),要保有自己的健康界線時難免會產生衝突。

 

求助或是隱藏

澳門的個案, K女士的解離部分繞過主要人格求助。文中的討論提到可能反映了中華文化強調的集體主義、順從權威和合作的特點,這與西方解離的風格不同。在我的骨頭知曉一切中,在馬來西亞出生,二歲之後到美國生活的華人作者Stephanie Foo也寫到:在我的家族、我所訪問的亞洲家長和我的亞洲同學中,幾乎沒有人願意談及我們的根本創傷,這應該不是巧合。我自己讀後的感受是在傳達不被周圍的人甚至是成人的自己看見、尊重。而Suzette Boon在書裡提到解離部分避開創傷,不願意透露創傷相關的資訊,因此在內在會與想要表達情況給治療師的其他部份發生衝突。

 

我實際在心理治療工作中,兩種情況都有見過,或許情境略有不同。有時候是有的解離的部分搜尋到一些資料,鼓勵來談者應該要找專門處理創傷解離的治療師;另外有些時候,是成年的來談者想要進行創傷療癒,但是內在有些部分覺得還不是時候透露創傷相關的訊息。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尊重這些不同的部分都是重要的。我自己比較會用的方法,是Ana Gomez提過的不要當背骨仔。就是請他們想想如果好朋友有秘密讓我們知道,同時也要我們不要說出去,試想如果我們把秘密說出去好朋友會有什麼樣的感受?藉此請來談者在內部還沒有取得共識之前,不急著把秘密告訴我。

 

探索自己與家族的歷史

劉醫師的評估包括主訴、創傷史、成長階段壓力源、當前壓力源、家族史(包括成長和生活的地方)、之前的精神住院史、自傷自殺史、飲食模式、成癮、生理狀況、尋求治療的原因、個人優勢和過去與當前的功能水平。而不是使用DESDDISMIDSCID-D等評估工具。避免因為過度強調症狀而破壞治療關係,這也是很值得參考的一個觀點。

 

最近我在學習出生前與出生心理學(Pre and Perinatal psychology, PPN)。在課前的作業,就是要去了解自己的出生史。包含像是自然產或剖腹,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什麼情況。有沒有早產、難產、住新生兒加護病房。在出生到五歲之間,有沒有住過院,父母有沒有住院或是嚴重疾病。另外也需要蒐集父母的歷史,像是父母親有沒有孩子是夭折,或是父母親的兄弟姊妹有沒有早夭等。甚至也包含要孕育妳的生命時,父母的態度是計畫好的嗎期待的嗎?透過這些資料的蒐集,對於成長階段的壓力源、父母自身的歷史都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些問題在以前我不太會主動詢問,這次在蒐集資料後與同學一起探索彼此家族的歷史時,開始留意到不同於過往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父母親和家族的歷史。

 

有沒有快速、無痛的治療方式

這是常常有來談者詢問我關於創傷治療是否有這樣的方式。目前我還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不過有效、過程中比較少傷痛的方式,的確是我仍然在追尋的方向,藉由來自世界各地創傷社群的知識和經驗無私地分享,我想會一步一步朝前邁進。

 

參考資料

1.          Grant, R., & Fung, H. W. (2023). Working with Chinese trauma survivors with dissociation: Lessons from two cases in Macao. 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100360.

2.          Assessing Trauma-Related Dissociation: With the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Symptoms Interview (TADS-I) written by Suzette Boon

3.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作者史蒂芬妮・胡 二十張出版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