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解離女孩》讀後心得

 


*本篇無爆雷,可安心觀看*

*每段落開頭粗體為歌手潘瑋柏《24個比利》歌詞*   

*釐清觀點: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解離性身分疾患=過去稱為多重人格 解離(dissociation本身是更廣泛正常人也會有的現象)*

 

    解離女孩》是以一位諮商心理師的角度去講述關於治療解離個案的經歷,以及這份經歷帶給這位心理師的啟發。

 

我是我 他是我 你是我 那我是誰

我是他 我是你 我是我 那我是誰

    解離性身分疾患,以通俗來講即為雙重或多重人格。每一個人格(下用part代表)都是穩定發展、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而分裂出的part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等,並會依照不同情境輪流出現來控制個體的行為。解離相關的資料很多,如同廣為人知的電影《分裂Split》及《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或是台灣歌手潘瑋柏的歌曲《24個比利》等,都是描述關於多重人格的作品。解離其實不容易診斷,也不容易被發現,因為有很高的機率在治療過程中其他part不願意出來,或是甚至主人格根本不知道有其他part存在而無法告知,在台灣的醫療體系中,是由醫師診斷是否有該疾患,書中提到心理師認為主角思雅可能患有解離疾患,也是請他回去跟主治醫師討論,由醫師判斷。

 

這是我的身體但我發現我卻不是唯一

各個個體都在分離幾時幾何幾個聚集在我心底

    在不同part之切換時,主人格會有短暫失憶、恍神、頭痛、意識中斷等情況,也會讓人以為是ADHD或單純疲累所導致,讓主人格感覺不真實,模模糊糊的,明明是自己的經歷卻是從旁觀者角度去得知。這些part本意是好的,訴求是希望減少外界對主人格的威脅,當遇到困難或危險時,這些part會切換不同狀態來協助主人格度過難關,但做出的行為卻也可能會對整個人造成困擾,因為各part都是為了幫助「個體」而存在,只不過他們各自為營,只管當下解決困擾,當大家都有自己的主張,就像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亂成一團。每個part都會對某個事件有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通常會在一瞬間考量完所有利弊得失,然後做出所有參與討論的part都能接受的決定。

 

說什麼是黃金比利 他們分明喜歡角力

如何能同體共存成為唯一的習題

    本書對於解離患者思雅,使用的治療方式是EMDR,即為「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這是治療創傷的一種方式,可分為手動或使用機器兩種方式,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EMDR。首先需要判斷的標準是這個人是否有足夠定向感,判斷的標準是參考自阿恩·霍夫曼Arne Hofmann,他是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EMDR培訓師。個案人雖然在現場,但卻不代表他的意識或注意力有放在治療上,或是自述醫師/心理師的聲音感覺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等等,這些狀況其實都不適合施作EMDR。在EMDR程中需要去回想曾經的創傷記憶,這類型的情況會容易導致治療時陷在過去的經驗裡,無法分辨現在是成年且做在諮商室接受治療,不是過去正在經歷痛苦的自己。過去正是因為沒有足夠資源才會導致某些經驗變成創傷事件,而現在是擁有了資源的(願意做治療/尋求協助),卻分不清現在與過去,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體內的細胞正在蠢蠢欲動

不知名的面貌在異度空間領域瞬間轉動

    治療時因為回想過去創傷經驗,可能會發生極大憤怒或淚流滿面等情緒起伏很大的情況,這時EMDR不需要臨時中斷也是需要判斷的,有一種理解方式叫「容納之窗」。治療師會設定一個臨界值,可以難過,也可以憤怒,根據個案的反應來觀察強度是否在對方還能接受的範圍之內,或許在對方行為舉止都未脫序時也可以直接問還在能承受的範圍。這時如果是使用手動減敏的方式,在情緒激動時要求個案繼續盯著治療師的手是有困難的,若能使用機器就可以用透過它的震動及聲音,提醒個案現在此時此刻所處環境,也能讓個案冷靜下來而不會陷在過去的回憶中。

 

異樣的眼光全都注視著我

不知情的請你小心因為我可能無法承受

太多 太多

    書中除了提及解離性身分疾患及EMDR外,也有討論到心理師個人在這次諮商後的收穫。或許有許多心理師是執行任務導向,認為個案今天帶某個困擾來,直接幫他處理好了,他就會覺得值得,本書的心理師一開始也都是照這個模式進行的,一直到以前遇到的案,是靠過去創傷的仇恨及憤怒來創作,但在心理師的幫助下處理完內心傷痛後,反而開始責怪心理師害他無法再寫作了。但這並沒有是非對錯,個案因為創傷而來接受治療,心理師幫他處理了問題,卻讓他無法接受不能再創作的自己。

 

    誰 誰 誰 我到底是誰

    誰 誰 誰 我到底是誰

    書中提到的另一種方式是「看見」,治療前先坐在個案身邊好好看見個案的痛苦,與他一同發現,如果他是用痛苦來創作,這個痛苦是他的魔戒,給予痛苦又給予力量,而一旦這種痛苦解決了,生活會有甚麼不同。看見個案的痛苦,從他的角度思考他希望怎麼做,心理諮商不是手術,與個案多待在一起,才能體會他們的需要,如果對於心理師提出的治療方式不喜歡,可以一起討論或修正,諮商是雙方一起決定的,且兩個人在諮商室裡面的是互相的,學會這種互相的尊重,治療才有療效。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