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回到學校的焦慮
常見在學校的壓力包含,擔心交友的情況、與老師的相處、學業負擔增加、或是進入新學校。過度的壓力會影響在學校課業表現、與同儕或是家人的相處。
比較小的孩子可能會有分離焦慮。例如擔心如果在學校發生事情,爸媽不在身邊怎麼辦。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有一些學習上的障礙,對於課業表現產生焦慮。當進入國高中或大學,一個常見的擔心是如果我不了解新的科目或是作業怎麼辦。孩子也常會擔心朋友與同學的一些看法。例如在分班的時候,擔心好朋友都分到其他班級。或是擔心自己在同學面前做一些丟臉的事情、中午跟誰一起吃午餐。
與學校相關的焦慮現象
有一些行為的出現可能代表在學校有過度的焦慮。比較小的孩子可能會常常提到對於學校的恐懼,反覆要求爸媽可以留在學校陪伴。
大多數的孩子會多少抱怨要去學校。但是如果天天抱怨、不想起床去上學,就可能是有比較多的恐懼。有些孩子用身體的症狀來表現焦慮,像是(可能特別在要上學的日子)頭痛、胃痛、不好睡或是筆者也有見過在學校就會常常跌倒的孩子。
拒學
對有些孩子因為太焦慮而開始拒絕去學校。拒學的一個定義是孩子因為情緒上很痛苦(通常是焦慮和恐懼)而拒絕去學校。
根據Kearney and Albano 孩子出現拒學行為可能的動機
1.避開在學校一些會引發焦慮的情境
2.避開在學校可能會有負面社交評價的情境 例如:與同學講話、上台演講
3.藉由不去學校增加父母或其他人的注意
4.不去學校時反而有一些實質獎賞。例如可以睡更久、可以玩遊戲
拒學的處遇
需要合併有孩子部分的技巧練習、家長的處理、學校的輔導來一起幫忙。孩子的部分包含教導一些情緒調節、社交技巧、問題解決能力來處理在學校的壓力。家長的部分包含練習行為權變(後效管理)、強調早晚的生活作息。可以考慮用漸進式的方式回到學校,從喜歡的課程、或提供一些替代的選擇(如輔導室)。即使孩子沒有辦法去學校,也要要求要完成作業、維持跟上學一樣的作息。
與家長討論策略
要提醒家長如果讓孩子暫時不去學校,短期看起來可能壓力暫時減少,但是會強化孩子對於上學的焦慮。可以請家長提醒孩子過去對於學情新事物或者焦慮情境的成功經驗。家長應該要溫和的支持但是有堅定的態度同理孩子對於上學的恐懼,以支持的態度討論孩子的擔心,堅定的態度要孩子上學。也可以強調上學的一些好處,像是可以跟朋友見面、學新的知識、認識新朋友。
如果想找心理師,推薦可以找: 周大為心理師、李韋姍心理師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f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