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內向型拒學個案的藝術評估/陪伴/療育

藝術治療師&藝術學博士/徐玟玲/2017.6.28

「拒學症」,需先關懷「拒」行為背後的內在動力。以一個很內向的人而言,他不見得害羞,也不見得怕暴露在公共場合,但會害怕與不熟的人或不喜歡的人一起閒談,如果不得逃避離去又不握有主動話柄而勉強相處,容易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身心疲憊,最後,寧願像鴕鳥般埋進一個孤立獨處的世界。


    但,孤立獨處的感覺雖然好一點,卻不能安撫他事實上無法建立人際網絡的內心缺憾;或者說,他外在表現上顯得人際能力匱乏,卻會在某個內在深處有無名之物騷動著,渴望有一席之地來展現人際能力。這種「逃避,又某種程度想站出來,卻未能成功」的不安,會讓一個拒學生的身心不能自主地脫序,而不只是出席狀況違常。

    當藝術治療運用在拒學症,由於藝術媒材和藝術治療師所發揮的涵容性,可減低當事者的防衛性,並提供創作及其象徵與投射作用,來有效地協助當事者視覺化地表達出內心在「逃避」和「站出來」之間的矛盾或滯礙。治療師的任務就是從中看見、覺察,即時予以同理、支持,細心解讀個案創作語彙、理解個案內在動力,以合宜的口語或進一步藝術引導來溝通和澄清,再進而輔助當事者發現內在資源並加以組織,以產生可自我控制、可超越困境的新途徑。

    這裡,舉一個拒學個案初次晤談的例子。

    小優非常內向,在外常緘默不語,但因學習成績很好,小時候的老師都很愛護,同學也隨之會主動友善相處。到了國中,導師非常嚴厲,同學則比較多元活潑,小優無法融入也沒有人主動靠近,使得其人際互動明顯失能,漸漸地就發生焦慮和鬱悶,乃至於無法自控地拒學了。雖然小優願意到醫院身心科看診和服藥,三個月後仍效果不彰,持續晚睡和無法晨起上學。父親開始覺得不能只服精神藥物,也需要尋求心理協談。最後,基於小優一向喜歡美術,而選擇藝術療育的方式。

   第一次晤談,經過初步交談後,治療師讓他在手中自由地捏一塊土,以緩解焦慮感,治療師先溫和地自我揭露青少年時期也有人際不順利的經驗,並分享後來終於理解的成因(包括先天遺傳、家庭教養模式、羨慕忌妒情結)後,小優因而漸漸放鬆和釋出好感,並樂意投入藝術表達。


    後來小優進行色紙拼貼畫,先投後射出三組人物:第1組,手足的關係,密切交集且色調溫和一致;第2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距離相近卻明顯各自獨立,色調屬灰彩調子;第3組,特別不欣賞且無法融入的同學,顏色較濃烈,與手足組有間距,而離父母組很遠。後來治療師問小優,如果可以,想要為父母那組做什麼,小優選了較甜蜜活潑的色紙來連結父母,也連結父母組與小孩組。最後,在治療師提供下,小優主動使用棉繩,由畫面左下方往右移動而漸進逼近第3組,形成一條動力線,且一度用手擺弄紅棉繩,作勢要嘗試去介入第3組,最後還是選擇只圍繞在其外側,表示滿意後結束工作。
   

    如此,初談的作用有評估/陪伴/即時療育。當次達成的預期目標有:1.了解拒學行為之概況。2.了解家庭動力概況。3.引導當事者願意進行藝術表達。而當次的意外效益是,當事者從作品內容中,投射出外在客體關係,並有嘗試重塑關係的意圖。後續則可引領當事者探索內在資源並加以組織一條可以控制、可以超越困境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