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解開憤怒的枷鎖:從外化到內化的旅程

 


憤怒是人人皆有的情緒,也是在創傷治療中常見會遇到。協助來談者調節憤怒情緒,成了我的學習重點之一。讀了認知行為之父亞倫.T.貝克 (Aaron T. Beck)的著作<忿恨的囚徒: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以及專精於憤怒情緒管理的美國EMDR訓練師Mark Nickerson的教學後,紀錄下如何從認知的角度來調節憤怒的學習心得。

 

加入新信息從原本思考模式帶出新的意義

貝克認為憤怒情緒是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解讀所遇到的事件。書中舉例一位先生被開車途中,被一輛卡車突然切車道。他一開始很生氣,認為對方是故意在挑釁。後來看到卡車司機在跟一位女性友人聊天(觀察事實),他的想法轉變為對方是沒有看到自己,憤怒的情緒就很快的過去了。貝克引用了歐文·E·西格爾(Irving E. Sigel)有關於注意到現有思考模式和新信息之間的差異,因此而改變原本的思考模式(The Distancing Model)

 

外內內外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的認知改變流程

有些時候沒有辦法直接透過觀察得出新的意義,需要一些其他的作法。Mark老師提到憤怒常常會有外化的現象。就是認知上是別人的行為造成了,自己的憤怒情緒。在以EMDR的方式評估事件中的負向認知時,常常會是先從外化的自動化思考。例如在職場人際互動中常見:他不尊重我、他認為我不重要、他隨便擺佈我。

 

從外化到內化,可能的問句會像是:他不尊重你,會讓你對自己有什麼樣的負面想法。有可能會得到的答案:我不值得被尊重。從我不值得被尊重,詢問相對應的正向自我認知。可能的答案:我值得被尊重。當歷程更新後,來談者可以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我值得被尊重時,再一次把焦點回到外部。重新再看到對方原本的行為,現在會有什麼不一樣嗎?有可能得到的答案會改變,像是:他不懂得如何以尊重的態度對人,但不見得是特定針對我。這樣從外到內,再從內到外的認知改變過程,對於憤怒的情緒也有幫助。

 

後續Mark老師也有提到結合行動傾向(action tendency),這是他在聽帕特·奧格登(Pat Ogden)感官律動治療創始者來EMDR大會演講時的收穫。將身體動作結合到憤怒情緒調節,是接下來我自己學習的目標,整理後再跟大家分享。聖誕節快樂!

 

工商時間:

202416() 14:00~ 15:30 信義鳶屋新書分享會--解鎖往事陰影,走出複雜性創傷:精神科醫師以EMDRSE療法,陪你擺脫創傷,覺察正向自我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