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療癒創傷, 我如何是我: 多重迷走神經的心理治療與應用》讀後心得--神經覺是什麼

 

書中從多重迷走神經理論開始介紹,神經覺是神經系統本能感受周圍環境的能力,對於自我調節和共同調節伴有重要角色。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

­  自律神經系統是甚麼 .

自律神經系統是由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所組成。交感神經位於脊隨中段,會回應危險的訊號並釋放腎上腺素,提供我們能量去戰鬥或逃跑。

副交感神經中的兩條通路會經過一條名為「迷走」的神經,往兩個方向延伸,向上為腹側迷走通路,連結了脖子、咽喉、眼睛及耳朵,負責回應安全的訊號,感受社會連結;向下為背側迷走通路,經過肺、心臟、橫膈膜及胃,回應危險的訊號,並進入癱瘓的保護狀態。此系統掌管了整個身體,讓我們為了生存而行動。

透過多元迷走神經理論,我們了解到行為是自主且有適應能力的,並且由不被意識掌控的自律神經性統所產生,潛意識將自律神經的能量轉為保護模式,而非大腦進行認知上的選擇。

 

 

腹側迷走神經

交感神經

背側迷走神經

發展序

最新

第二古老

最古老

發展根源

迷走神經疑核

脊隨

迷走神經背核

位置

橫膈膜之上

(脖子、咽喉、眼睛、耳朵)

脊隨中段

橫膈膜之下

(肺、心臟、橫膈膜、胃)

影響器官

調節心律和呼吸頻率

調整臉部神經

調節心律和呼吸頻率

支持消化系統

(與腹側或背側其一共同運作)

消化系統

用途

回應安全信號

支持社會連結

回報危險

釋放腎上腺素

回應危險信號

脫離社會連結

生存機制

社交連結系統產生活力

戰鬥或逃跑

運用動作自我保護

透過癱瘓與靜止

來保存能量

狀態

平靜、快樂

積極、放鬆

專注危險及維持警戒

緊繃與對立

解離、麻木

凍結、絕望

觸發點

感到安全

受到威脅

橫膈膜之下的創傷

(虐待、性創傷、疾病、外傷)

可能引發身體變化

支持惻隱之心

降低壓力、增強免疫功能

姿勢僵硬、騷動不安

身體呈現逃跑狀態

慢性疲勞、消化問題

心理問題(鬱悶、社交疏離)

­  迷走神經剎車的意義 .

腹側迷走神經會透過心臟的調節器「竇房結」來抑制心律。在面對一天的挑戰時,人體會仰賴迷走神經來放鬆和重新投入,例如心臟跳得太快時,竇房結就會抓緊剎車,讓心律回歸平靜;而神經感受到不安全時,腹側迷走神經就會放鬆讓更多交感神經湧入系統,使得身體充滿活力,因此我們能迅速且緩和的面對轉變、回歸平衡。

 

­  缺少腹側迷走神經調節會造成甚麼狀況 .

若新生兒缺少腹側迷走神經,則需依賴新生兒監護室內的各種機器和線路來取代腹側迷走神經的功能;當成人缺少腹側迷走神經,會面臨許多健康問題、影響人際關係,並讓日常生活中充滿痛苦。另外不論年齡大小,只要缺少腹側迷走神經調節,人體都會自動透過背側迷走神經的「保存狀態」及交感神經的「激發」來調節狀態。

 

­  神經覺是甚麼 .

神經覺是人們透過反射性本能來感受周遭環境的能力,當大腦理解並做出判斷之前,神經覺通常早已得知情況並發生回應,且神經覺的某些特徵會鑲嵌在我們的神經系統中,經由不同方式觸發。

透過神經覺的處理,自律神經系統可以更好的應付風險並採取行動:當一個人的神經覺感到安全時,就能進入社會連結狀態,相反地當神經覺感到被威脅時,身體就會開啟戰鬥或是逃跑的狀態,若威脅太強大時,身體將自行進入凍結和關閉的狀態。

 

­  共同調節的重要性 .

人們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就活在連結之中,透過共同調節產生歸屬和安全感,並進行社交連結。若童年經驗沒有滿足這些基本需求,可能導致成年後發生替代性經驗或是遺漏性經驗的創傷,干擾共同調節技巧的發展,使得人們感到孤獨、不快樂,而交感神經會因此產生活躍,自律神經系統將持續維持在生存模式,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在面對共同調節經驗缺失的個案時,治療師應給予足夠的安全感,邀請個案進入安全的腹側迷走神經中,並請他們辨別連結的時刻,當個案體驗到新的共同調節經驗,能夠使他們開始建立新的自律神經模式,展開不同的生活樣貌。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好的生命品質需要以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構築,

才能讓生命活出美好。─ 沙拉斯特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