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劍2遊戲畫面 |
諮商心理師 吳姝俐
親子間發生衝突的開始,經常都是父母先拒絕孩子的需求,然後孩子做出讓父母抓狂的行為來表達不滿,親子就衝突一觸即發,諮商現場許多父母會表示,親子間已經為了相同事件衝突許久,父母往往不懂,為什麼孩子會一直做出偏差的行為,明明能給孩子的都給了,孩子好像還是不滿意,但其實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是在表達不同的情緒,因此親子溝通的開始,如何先接住孩子情緒,就會是親子溝通的關鍵。
我們總是透過他人的回應來慢慢認識自己是誰,孩子的認知發展尚未成熟,家庭就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個地方,因此孩子會以父母親的回應來認識自己,身為對正向情感表達較為內斂的亞洲人而言,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相對也較容易得到他人的負面回應,因此我們會覺得自己總是做的不夠好,自己如果在成長過程當中沒有先被好好接住情緒,長大以後又如何接住他人的情緒呢?因此在諮商工作當中經常會發現,無論大人或小孩,在突然面對他人的讚美時,反而會感到不自在,要向親人表達愛意,更是一件彆扭的事。
語言一直以來都具有暗示的力量,當父母習慣用拒絕跟批判來面對孩子,孩子所接收到的訊息,就會是自己在爸媽眼中永遠不夠好,不管自己怎麼做都無法讓父母滿意,經年累月下,有些孩子面對生活的時候會顯得被動消極,因為在他們心中的內在語言是:「無論我怎麼做,我永遠得不到你的肯定」,又或者,有些孩子們也會為了一輩子都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成為一個學業表現,社會成就都很高的人,但這些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也習慣對他人挑剔,習慣看到他人的不足,就像複製父母看見自己不足一樣,因此諮商現場也會遇見一些孩子,雖然課業表現得優秀,但是也會提到自己沒什麼朋友,或者在學校經常與同學發生人際衝突,因為這些孩子雖然發展出滿足父母期待的能力,但卻沒有發展出如何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同理心是我懂你
孩子可以從父母的回應當中感受父母親的愛,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想要使用3c的情況下,第一句對孩子脫口而出的回應會是:「你考試考那麼爛還想玩!」、或者「不行!你功課沒寫好就想玩啊?」,這些直接否定的對話,往往導致親子衝突的局面,孩子與父母的衝突開端或許不盡相同,但接收到父母否定或拒絕之後,孩子的情緒沒有被安撫,會用使更強烈的行為或手段來表示抗議,同理心的運用,是一種「我理解你」的態度,一個人的情緒被理解,就是溝通當中建立信任的第一步,當情緒得被接住了,親子之間才會有雙向對話的可能。
在諮商的現場,父母親經常會表示,並不是自己不想同理孩子情緒,但有時候自己的情緒已被孩子先激怒,所以很難在這種情緒之下理解孩子的心情,父母親的回應很真實,同理心的回復的確需要一再的練習,才能避免自己一開始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先被孩子的情緒勾住,然後父母跟著也被帶起情緒,同理心的前提是:以孩子的立場思考、避免批判或自己的評價與孩子對話,用孩子主觀的感受來談事件,在諮商的現場,當孩子的情緒被同理到,往往就會顯得安靜,這樣的安靜,是一種孩子行為上最直接的認同,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被理解,所以願意心平氣和地聽聽接下來你所說的話,在這個被理解的空間當中,孩子也才會願意將彼此的對話「收進心裡」,雙方也可以在互相理解彼此的立場之中,針對事件展開對話,得到共識。
以使用3c的例子來說,當父母親認為孩子需要先完成作業,或者今天並非使用3c的時間,可以運用同理心來回應孩子的話就會是:「我知道你很想要玩手機,但是我們說好先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才能用手機。」或者是「我知道現在不能用手機很生氣,但我們已經講好功課寫完才能玩手機,所以請你先完成作業,我們再來討論手機的事。」,同理心並非是認同對方的意見,也不代表過程當中一定全然都會是愉快的氛圍,同理心是父母親堅定表達自己理解孩子的情緒,再完整表達自己的立場,有些時候孩子聽完父母具有同理的回應,還是會因為不甘心而哭泣,甚至表達出憤怒,但是孩子接收到的內在語言就會是:「即使爸媽在這件事情拒絕我,但爸媽知道我的心情,爸媽還是會聽我說。」父母堅定的等待孩子平復情緒的過程,除了讓孩子感受到接納,孩子也會在被理解的氛圍當中,更願意與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孩子在與父母的對話過程當中,也是一種最直接的示範學習,並且將自己在家裡所學習到的溝通方式,與他人溝通,親子間的對話練習,也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溝通的練習場,影響著孩子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在責備、不耐煩的話語背後,其實都是出自於關心與在乎,同理心的溝通可以在溫和堅定的狀況之下,讓親子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我們不需要讓自己成為全能的完美父母,心理學家溫尼考特曾說過,比起完美,練習成為一個「夠好的父母」,孩子的心理發展反而更加健康,這樣「夠好」就足夠的概念,來到親子溝通也是如此,同理心的內在語言是:我接住你的情緒、我尊重你與我在這件事情上面觀點不同,但無論如何我願意陪伴你面對一切,因為我珍惜我們的關係。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