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白日夢時自動作畫 | 解離性人格疾患者的特殊能力


街頭故事李白蒐集人的故事,幫人畫似顏繪。鄧惠文醫師在採訪李白的時候,提到村上春樹的小說<刺殺騎士團長>,主角也是一位肖像畫畫家。接下來從美國心理治療期刊中,所提的故事主角,也是畫家。

 

來自土耳其的故事,一位19歲的解離性人格疾患患者。在詳細觀察人、物、圖片之後。他可以用粉筆,用超寫實的手法,從記憶庫把他們畫出來。在畫畫的時候,是半失憶,就好像是在催眠狀態作畫。也就是說,有另一個部分的自己在這個狀態下掌控著身體。他就好像在做白日夢,想著一些不相關的事情,他的手持續在畫畫。在要進入繪畫狀態的時候,他會覺得有種強烈飢餓感,很想要做畫。離開作畫狀態後,有時候會進入一個退縮的狀態,也不吃東西,躺在床上,任由時間流逝。

 

9歲時候開始,注意到內在有另一個小孩。他很害怕聽到內在聲音。因此媽媽讓他戴護身符,來保護他免於超自然的力量.他聽到的聲音跟自己的一樣,只是用命令式口氣來要他做事。一個有趣的時間停滯現象,他和內在孩子同時都認為,他們只有6-8歲。

 

從小遭受到身體上、情緒上的不當對待,也目睹暴力。4歲的時候與父母分開了4個月,6歲的時候被年紀大些的孩子攻擊。在讀小學時,會不遵守班規,會翹課離開學校。在學校被貼上怪人的標籤,沒有辦法融入團體,被同儕霸凌。

 

12歲的時候,在畫畫課時,他的藝術天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雖然他對於學校系統很排斥,他還是從中學的美術班畢業。因為覺得學校會扼殺創意,他不想要念大學。他的親戚中,有幾位都有繪畫的天份。他的外祖母也會寫詩。

 

在訪談中,李白很誠懇的分享,一開始聽故事的時候,很擔心會需要協助解決問題。還好,來的人多是想要述說故事,被聆聽、陪伴。在接受心理治療訓練的一開始,我記得我也有同樣的擔心。想說大家的人生經驗、專長各不相同,遇到的事情百百種,要能夠解決各種問題實在太困難了。還好,以艾瑞克森催眠的觀點,我們相信來談者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我們能夠有能力,陪伴對方、喚起對方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以EMDR的適應性訊息模式,我們相信來談者有自己的資源,創傷經驗是儲存在沒有連結到資源的狀態中,我們協助的,是讓原本沒有與資源連結上的部份,現在可以連結上資源,以更適合現在的方式存在。身體經驗創傷療法中提到的生命之河,提醒我們生命中有些辛苦/不容易經驗的水流,也有有資源/成功經驗的水流,在創傷漩渦、與反向的資源漩渦兩股力量當中,我們的生活得以繼續前進。

 

有趣的是,19歲的土耳其畫家,在接受完詳細的評估,確認自己有多重人格之後,選擇不接受任何治療。原因是,他跟內在小孩,對於目前團隊合作的方式,感到很滿意,不想要有什麼改變。

 

參考資料:

Trauma, Creativity, and Trance: Special Ability in a Case of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2018)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