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癌症病友,雖然治療已經告一段落,但是感覺仍處於焦慮、擔憂,甚至對得病以來的經驗感到餘悸猶存。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癌症病友沒有辦法,再感受到與以前相同的安全感(對於自己的身體、情緒)
因為可能沒有人能夠擔保,癌症不會再復發。所以在發生癌症後,沒有<安全時期>,因此在長期記憶鞏固的過程,可能沒有辦法達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可能一直處在,受到癌症威脅的陰影中。
從個人到團體的EMDR
EMDR在發展的前10年,主要針對個人的創傷經驗。接下來在1998年,開始發展團體EMDR。EMDR團體中,要求團體成員,不要敘述他們各自的創傷。由此來避免旁人的經驗引發自己的不愉快經驗,同時避免必須要在團體講話所帶來的焦慮感。
由R-TEP發展出G-TEP
從與最近創傷事件工作方法(Recent
Traumatic Episode Protocol, 簡稱R-TEP)做調整,發展出對於團體的方法(Group
Traumatic Episode Protocol, 簡稱G-TEP)G-TEP的特色,是專注在處理引起困擾的點。引導參與者,使用蝴蝶擁抱來為自己做雙側刺激。
G-TEP 6個步驟:
·
此時此刻的安全感: 安全地練習
· 選定要處理的事件
·
內在資源(連結過去正向經驗)
·
期待未來想起此事件,希望有的正向想法
· 針對困擾點處理
·
評估改善程度: 從困擾程度/正向想法
對於癌症病友所做的初步研究
在麻州,EMDR治療師Amanda,針對過去一年罹癌、過去一年接受癌症治療的病友。方式為兩個六日,每個六日為連續兩天,每次90分鐘EMDR G-TEP治療。前後測相比,在焦慮、憂鬱、創傷後壓力症狀有顯著差異。
卸下重擔,找回生活
癌症診斷後,造成的長期壓力,造成身心健康的影響。或許,G-TEP是可以考慮採用的方法,協助我們在面對接踵而來的醫療、生活、工作上的變動,仍能保有彈性。
參考資料:
The Effects of the EMDR Group Traumatic Episode Protocol With Cancer
Survivors (2018) Journal of EMDR Practice and Research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