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恩治療師將原文分成三個部分,與原文的段落安排有些差異,希望大家可以比較容易理解與閱讀。
音樂治療,超出你的想像
一位年長的婦女剛住進南加州的一家醫院,但沒有人知道該拿她怎麼辦。因為她看起來很生氣,不但不想與人溝通、也無法被安慰。三天之後,她還是拒絕說話,並且對任何靠近她的人揮拳,那時,工作人員想到可以邀請註冊音樂治療師Kat Fulton來幫忙。
看過這位婦女的病歷,考量這位患者的年紀、家鄉以及其他細節後,Fulton想到了一首歌曲,可以用來緩和這位沒有語言又具攻擊性的婦女。
Fulton說:「我站在門邊、彈了一首1950年代左右的老歌的旋律,那首歌的歌名叫做Bicycle Built for Two,這位婦女隨即跟著我唱了起來,而且她熟知每一段歌詞的每一個字,醫護人員走近,看到這情形即驚呼:『快改病歷、快改病歷,她能說話、她能說話…』」
Fulton表示,這樣的故事在她聖地牙哥的治療中心裡常常發生,Fulton也說,音樂治療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產生效果是因為人類本身的生理運轉即是音樂。
「我們走路有快有慢、呼吸有深有淺,再加上我們的心臟也在跳動,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你僅僅只是坐著就已經在演奏音樂了。」
說起音樂治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當時音樂被視為醫療的一種形式,近代的音樂治療發展大約只有65年的歷史,即使如此,音樂治療已經有許多的實徵與案例,例如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中風、自閉症等的研究資料中顯示音樂治療可以突破一些其他治療未能達到的恢復效果。
目前享譽國際並得到許多影視名人支持的諾爾朵夫-羅賓斯音樂治療中心(Nordoff-Robbins music therapy centre)的名稱由來,其實是取自身兼鋼琴演奏家與作曲家的保羅諾爾朵夫(Paul Nordoff)與特殊教育學者克萊福羅賓斯博士(Dr. Clive
Robbins)的姓氏組成,這兩位於1950年代中期一起合作、與發展遲緩的孩童一起工作,因為他們認為每個人的內在都擁有對音樂的敏感度,並且這個敏感度可以促進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在這兩位先進的共同合作中,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一位名為奧黛莉的七歲女童,她患有嚴重的行為與學習困難,而這樣的問題導致她有可能一輩子都得待在收容精神疾患的機構裡,但是諾爾朵夫和羅賓斯博士開始使用音樂和她互動,透過唱歌、打鼓與鋼琴伴奏,使得她在發展上的問題逐一被破解,之後她離開了機構,最後甚至上了大學。這樣的結果,在接受音樂治療之前,是連醫生都難以想像與預期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對神經科學認識的持續發展,音樂的療癒能力也不斷地被更新、視野也不斷地被開啟。最近的研究就發現,大腦的部分區域可以因為對音樂的反應而有所改變,例如:中風後的患者無法以口語說出”生日快樂”,但通常可以用唱的方式唱出來,音樂治療師即使用這個契機來協助病人。
一開始提到的音樂治療師Fulton最近將心力放在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的工作上,為著那些因為早產而須接受很多醫療措施且為此承受極多痛苦的嬰孩服務。她提供現場演奏的音樂,並鼓勵媽媽唱歌,因為媽媽的聲音是嬰孩最熟悉的聲音,另外在進行治療前,她會先了解孩子的文化背景、父母的音樂喜好等,再去挑選適合的音樂素材。
她所進行的服務可稱為【多元形式的刺激】(multi-modal stimulation),即音樂治療師吟唱或彈奏搖籃曲,其他專業則貢獻按摩或溫柔的搖擺,提供住在冰冷無菌醫院環境中的早產兒一個舒適的體驗。Fulton說道:「研究顯示她所進行的這項【多元形式的刺激】的計畫縮短了早產兒的住院天數、當然也減少了龐大的醫療支出,同時也幫助嬰孩的各項發展可以進展或成熟得更快」。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