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政洋
凌晨三點,好像身體裡有個鬧鐘,一定會把自己吵醒。一定要把準備好的一盤水果、一條餅乾吞下肚,才能把這個鬧鐘關掉繼續去睡覺...
夜食症是一種生理時鐘的疾病。進食會延後到晚上,影響睡眠。主要的症狀是晚上吃很多。(在晚餐之後的消夜,食量超過一天總食量的1/4) 或是晚上會爬起來在意識清楚的狀態下吃東西,每周至少2次。夜食症的盛行率約佔0.4~5.7%。研究資料顯示,夜食症跟褪黑激素、皮質素、瘦素、胰島素、血糖的變化有關。外在的壓力也會影響,遇到重大壓力,可能就會讓夜食症再找上門。
夜食症可能與身心疾患有關
夜食症與暴食症、睡眠問題、憂鬱、焦慮、知覺失調症、肥胖相關。2014年針對精神科門診患者的研究,在夜食症的診友,比較容易有憂鬱症、衝動控制疾患、尼古丁依賴。
可能改善夜食行為的方式
1.認知行為治療
夜食症的治療,之前研究認為可能使用認知行為的方式以及血清素的藥物治療會有幫助。治療包含: 對於夜食症的衛教、睡眠衛生的了解、改變飲食的安排、自我監控飲食、放鬆技巧、認知重建、尋求支持、搭配藥物治療。
2.漸進式肌肉放鬆/運動
另外漸進式肌肉放鬆法,有助於減少壓力,增加夜間褪黑激素的濃度、改善睡眠。搭配每次15分鐘,每週5天,於一周後增加到每天30分鐘,以大約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走路運動。只做漸進式肌肉放鬆,以及合併運動,在2015年美國的小型研究中,都有助於減少夜食症狀,改善憂鬱、壓力。
3.光照治療
以及根據生理時鐘的特性所設計,2015年光照治療的小型研究,使用10,000燭光,持續14天在早上照60分鐘。15位平均夜食行為達13年的受試者,在夜食行為、失眠、情緒上都有顯著的改善。
如果遇到身邊親友晚上不吃東西睡不著,或是睡到一半常爬起來吃東西。別再怪他們貪吃了,可以分享夜食症的訊息,讓他們可以尋求醫師/心理師的協助來重新設定身體的鬧鐘,找回身心的健康。
參考資料:
1.Bright light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night eating syndrome: A pilot study.Psychiatry Research (2015) 229 577-579
2.The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night eating syndrome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 population.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2014)
3.Education,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herapy, and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night eating syndrome. A pilot study. Appetite 89 (2015) 136–144
WHAT'S NEW?
Loading...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