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習得解離性身份障礙症? 從無所畏懼處開始鑑別的會談技巧

 

六位解離症治療大師工作坊中,Dolores Mosquera分享她評估解離症時遇到的習得解離性人格疾患(learned DID)現象。在許多年輕人來到她的診間,可能會大方的就開始跟她說有關解離症的症狀、介紹自己的不同人格。就她的觀察,有許多是符合Cluster B人格特質/疾患的診友有此情形,她也分享了一些辨別的方法,以下紀錄幾個對我有幫助的評估要點。

 

遇到劈頭就直接破題:

「我有記憶斷片。」

「我解離了。」

「我的其他夥伴在這裡。」

Dolores會進一步詢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請協助我多了解一點。

 

無所畏懼坦誠相見(without avoidance and shame)

例如頭幾次見面,就能很直接的表達:因為我有失憶,所以我不記得任何事情;當時是另外一個部分的我在那裏,我不在場。(在描述經驗時沒有感覺到難為情、畏懼或是不舒服)甚至是更大方地,告訴Dolores:我有許多的人格,如果妳想要跟他們談談,我會帶他們出來談。

Dolores會進一步詢問:為什麼妳會認為我有興趣跟他們談談?當然我不介意跟他們談,但是先協助我了解,為什麼妳認為那會有幫忙?先協助我了解妳今天為什麼來這裡?(了解意圖)

 

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一些來談者在經歷一段療程之後,原本的畏懼和羞愧在感受到接納和發展信任後逐漸鬆動,在晤談室或是能感受到安全的環境中,一樣能展露出平常其他人沒有得以見到的真實樣貌。

 

對於失去控制顯得無所謂:

Dolores提到一位她的來談者,被診斷符合多種人格疾患(mixed personality disorder)。例如:同時符合邊緣性人格疾患和戲劇性人格疾患。但是那位來談者最喜歡的是解離性人格疾患。竟然笑著告訴Dolores她自己手臂僵硬不能動。一般而言,失去控制是件大事。許多來談者只要經驗過失去控制,甚至是會因害怕、震驚而不敢從事許多自己原本辦的到的事情如:演講、開車,對於生活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出現這樣不一致的反應,就是評估時一個重要訊號,可能需要評估次級獲益(secondary gain)

 

太過一致的反應:

「那位憤怒的夥伴不喜歡你說的話。」(邊說邊點頭)

 

我自己比較常遇到的是不一致的反應。例如治療進行到某個部分,我感覺來談者好像有什麼改變,但是又似乎沒有打算告訴我。我可能需要試著詢問:好像有什麼變化發生了嗎?有可能來談者遲疑一會,才告訴我剛剛那個某某有些回應,但是來談者覺得不好意思告訴我,自己才先忍著沒有說。

 

工作坊中還有許多寶藏,建議大家可以親自去深入學習。也請不要錯過我的新書:解鎖往事陰影,走出複雜性創傷:精神科醫師以EMDRSE療法,陪你擺脫創傷,覺察正向自我,由商周出版。可以在各大平台上訂購。也會有電子書版本。202416日在信義鳶屋也有一場免費書籍分享會,歡迎來參加!

 

參考資料: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sociative Disorders: Wisdom from Six Leading Experts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