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讀後心得:學會更好的方式感受悲傷

 

奶茶在隧道中

悲傷的定義為當人感受到痛苦的情緒,感到失落、無助、絕望時的自然反應,悲傷總是會發生,且無所不在。很多人為了逃避悲傷,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不去感受,像是因為害怕悲傷而拒絕親近別人、害怕失敗而不去追求目標、或是以上癮的方式隔絕痛苦,藉此逃避那些不舒服的感受。根據華格納的白熊實驗指出,當我們刻意不去思考或感受悲傷的事,會讓我們更容易焦慮、產生憂鬱念頭或症狀。許多人會本能地告訴自己「不應該」感到悲傷,但有時候,悲傷難免會發生,因此每個人都需要學會以更好的方式感受悲傷。

 

白熊效應

1987年丹尼爾.韋格納要求第一組受試者在五分鐘內不要想白熊,只要白熊出現在腦海中就要搖鈴,而第二組受試者則沒有被侷限。結果發現相較第一組,第二組受試者搖鈴的頻率較低,實驗結論是當人們刻意轉移注意力時,反而會無意識地往那個方向思考。

 

「學習如何悲傷的第一課,就是不要抗拒。」

 

          許多人因從小所受的教育而不明白自己的感受。當他們感覺到恨,大人卻說只是不喜歡,當他們感覺到恐懼,大人卻說沒什麼好怕的,當他們感覺到痛苦,大人叫他們要勇敢。人們普遍認為『不好的感覺』只要麻痺就好,於是剛出生就被教育要抗拒悲傷,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準備,成長過程中只學會追求快樂,當面對每一次的悲傷時,會感受到更挫折、更難度過。

          悲傷在社會上也富含了許多功能,並不全然是負面的。例如悲傷會釋放訊號,類似:「快來幫我!」讓其他人能夠團結起來幫忙你;悲傷也能製造出反省,讓人們得以停下來,思考現在身處的位置,繼續前往人生的下一階段;甚至表達悲傷也具有安撫的效果,研究發現比起不哭的人,會哭的人比較少有負面侵略性感受。哭泣是人類都需要做的事情,眼淚是有作用的。

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珍恩.埃爾佛提到:「要是不肯接受、消化悲傷,最後會以生理方式表現出來,例如沒有原因的腹痛、頭痛,及心理上的衝擊。」因此父母必須接受孩子的情緒,並告訴孩子那是甚麼情緒,讓孩子學會如何辨別處理,也要學會不必因為情緒而感到羞恥或混亂。當我們嘗試經歷少量痛苦,能讓我們懂得面對更大的痛苦,因此不要抗拒悲傷,悲傷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要一心想走最筆直的那條道路,卻因為不得不偏離而責罵自己。」

         

          現代社群媒體發達,人們每天看到太多光鮮亮麗的畫面,導致我們的期望變得太高,例如InstagramFacebook或其他社交平台,好比說是表演「快樂」的溫床,大家只會秀出最好的一面,而經常與同儕比較會讓人越來越不滿足,也可能衍生出自我價值低下,產生更多貶低自己的看法。

          經常性的期望過高,容易產生「完美主義」。在過去時代,完美主義雖然不是唯一目標,依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標,沒有人認為完美主義是缺點,反倒認為那是優勢,可以展現你有多認真。近期越來越多學者抱持反面看法,哈佛大學講師塔爾.班夏哈博士表示:「完美主義的一些特質能幫助人獲得成功與快樂,例如勤奮、責任感、注重細節。但也有很多不好的部分,像是對失敗有根深蒂固的恐懼、不懂得珍惜我們已擁有的成就,或是排斥痛苦的情緒。」現實並非那麼平順,完美主義者總是失望,嚴厲批評自己與周遭的世界,卻又因此感到歉疚及可恥。在2018年,完美主義已經逐漸變成「全球性公衛問題」,因為完美主義容易引發精神問題,像是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失望……等。當我們感到悲傷,最好的做法就是降低我們的期望,避免期望落空造成的失望太大,很多人就可以感到心情改善許多。

 

「造成傷害的並非失去的痛苦本身,而是人們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

 

          心理學家發現,當我們企圖否認或封鎖任何一種情緒時,都可能導致自我解離。解離與上癮之間有著強烈的關聯,倘若我們一味追求快樂,對負面情緒產生恐懼,那我們更容易以上癮物質或行為「麻醉自己」,以吸毒快感、離開頭腦、麻痺自己等方式讓自己逃避,就連從來沒有上癮問題的人,也可能在某些時刻,因為不想面對痛苦感受而嘗試自我藥療,或尋求無意的應對機制。上癮的種類非常廣泛,任何過度的行為,都可能是一種毫無幫助的應對機制,例如:酒精、賭博、毒品甚至是購物上癮。相較之下,能夠完整體驗情緒並妥善處理的人,較不容易採取不健康的應對機制,也較不會有焦慮症或憂鬱症,如果我們允許自己感受更多,就能以更好的方式應對。

 

我們都應該允許憤怒,不該因為憤怒而感到內疚,

也不要將憤怒誤以為是沮喪或悲傷。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社會要求要壓抑憤怒,但是憤怒並不會消失,它依然存在。有時候我們難免會有憤怒,雖然說出來會讓人不舒服,但是該生氣的時候就要生氣,我們必須體認並接受憤怒,但不必抓狂,也不必透過發火或發洩來展現憤怒。

憤怒本身是一種能量,並不全然是負面的。心理學家金柏莉.威爾森形容憤怒是一種「自我價值的情緒」,生氣的能力表明一個人重視自我的能力,我們全都該有足夠的力量與勇氣,明白自己的憤怒並沒有錯。甚至憤怒也可以讓人們了解到自己的底線,當有人踩了我們的界線,我們應該感到憤怒,為自己挺身而出。

 

          傳統觀念認為「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現在我們應該打破這個框架,瞭解到悲傷其實可以帶來幫助。作者以親身經歷寫下這本書,告訴大家當我們企圖逃避悲傷,會讓我們更容易產生焦慮憂鬱的症狀。沒有人可以時時刻刻感到快樂,低潮可以幫助我們更懂得珍惜,也學會得到真正滿足,因此每個人都需要試著與「悲傷」成為朋友。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