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藝術遇療的魅力 | 訪談徐玟玲藝術治療師

 


/陳昭慧

 

恭喜徐玟玲藝術治療師出版新書《榮格取向藝術遇療:療癒原理與效應》,謝謝玟玲治療師撥冗接受訪談,向我們介紹藝術遇療的魅力。

 

一、新書介紹 

    108年玟玲治療師在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在職碩士專班開設藝術治療課程,是一個連續七周的歷程性團體工作坊,帶領同學透過不同媒材進行歷程性的自我探索之旅。課程結束後治療師蒐集了同學們的作品和學習經驗,思考如何讓這些寶貴的經驗更有價值,於是玟玲治療師在109年開始書寫,將治療師自身的學習心得、生命經歷與個人特質,還有長久以來在醫院、社區、診所、機構等地進行藝術治療的經驗,融合藝術遇療的原理,形成第一篇的內容。第二篇收錄108年課程中其中五位同學的體會,第三篇收錄的是107年的藝療碩班生在「藝術治療與媒材運用」課程的經驗回饋,與第二篇不同,第三篇的同學多了心理學的背景,讀者在閱讀時便能由淺入深的認識從藝術到藝療的過程。第三篇另外收錄了治療師所寫的文章,是用榮格心理學去看美國演員Jim Carrey以藝術對抗憂鬱症並完成個人的轉化歷程,向讀者展示藝術療癒的真實案例。 第四篇玟玲心理師分享在他的經驗中會進行藝術遇療的場域或事物,以及對讀者的提醒。玟玲治療師說這本書並非著重在教科書式的教導藝術治療如何進行,而是透過作者群的經驗分享,以及玟玲治療師自身學習經驗的整理,讓榮格取向的藝術治療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給讀者。

 

為何取名為遇療 

    對玟玲心理師來說,日常生活中隨處都有藝術的存在,例如廣告、招牌、花草樹木等,都是藝術的產物,在相遇的時候會帶來刺激,或許能讓人心花怒放、或許是感到平靜,在這個時刻其實療癒就產生了。不管是人為的藝術或是大自然的藝術,都是等待人們用心去相遇,只要靜下心來感受,就能發現療癒的存在。

    玟玲治療師的治療理念是透過相遇帶來療癒的力量,這種相遇不只存在於生活中和藝術相遇,在諮商室中也會發生很多次相遇,一開始是個案和治療師相遇,接著和治療師帶來的媒材相遇,在治療的過程中和不同的自己相遇,在這麼多相遇中會產生火花,觸動個案內心的情感或記憶,再透過媒材抒發,並專注在當下的感受,療癒也就發生了。 

 

二、何為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可以分為兩大方向:藝術即治療和藝術心理治療。

    藝術即治療的理念是藝術創作本身就有療癒的效果,治療師的角色是評估個案的狀況、挑選適合的媒材、引導個案創作等,相信個案會在創作的過程中跟自己對話,進而發生改變、內省。

    藝術心理治療則是更重視創作背後的理念和生產出來的圖像想表達的訊息,所以會進一步解讀畫中的資訊,進行歷程性、脈絡性的分析。

    就像心理學有分為很多取向,藝術治療也有很多取向,玟玲治療師採用的是榮格取向藝術治療,是將榮格心理學裡面應用藝術的方式來放在藝術治療裡面,如整合、潛意識圖像化、心流、共時性等。因為重要的是讓個案內心的聲音得以抒發,所以並沒有侷限於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而是寬宏的引導個案透過各種方式和媒材,取代語言表達內心的聲音。玟玲治療師也常常會在治療中使用大自然的物件,如花朵、樹葉、石頭、果實、雨水等等,都是治療師會使用到的媒材,個案在進行創作或使用媒材的時候,都會產生自己獨特的感受,總有一樣物品最能打動個案的心,而產生療癒的效果。 

 

案例分享 

1.    玟玲治療師分享了一位診所轉介的個案,是一位有躁鬱症的先生,他的困擾是公司的經營上遇到挫折,讓他感到很焦慮。治療師聽完他的訴說後拿出一疊色彩繽紛的色紙,邀請個案選一個代表現在的自己的顏色,個案選了紅色,再邀請個案選出代表過去和未來的顏色,個案選了黃色和藍色。在選顏色代表自己這件事上,治療師選擇直接將顏色展現在個案面前,讓個案挑選令他感到有連結的顏色,而不是請個案想像什麼顏色能代表自己,因為想像是透過大腦思考,而透過眼睛直覺的選色則是跳過大腦讓潛意識來選擇。選色後治療師沒有去解釋顏色的意義,而是再請個案抽一張卡牌,抽到的卡面上畫著藍色的夜空、黃色的星星、綠色的大樹和草地,唯獨不見紅色,治療師引導個案去看:「樹幹是棕色的,土地也是棕色的,都是用紅色調和出來的,就像熱血是藏在身體裡,從表面看不出來。」個案「啊!」的大叫出聲,說這個畫面讓他回想起過去他曾經中風過,當時孤獨的感覺就像畫面中的大樹孤立在夜空中,但是他痊癒了,而那份熱血仍在他身體裡,就像大樹的棕色的樹幹裡隱藏著紅色的熱情與生命力。個案與媒材相遇的同時,也遇見過去那個從大病中重生的自己,用過去痊癒的經驗來療癒現在。

2.    有一天玟玲治療師在整理院子的植物,剪下的枝葉就帶去家裡附近的竹林回歸自然。在竹林中治療師聞到一陣好香的香味,才發現竹林附近有兩三顆很高的楊桃樹,樹上結滿了果子,那天天氣很好,透過枝葉能看到天空,還有風吹過葉子搖曳的聲音,在這個瞬間玟玲治療師就被這個果樹療癒了,治療師自然而然地放慢腳步、調整呼吸,用全身感官去關注樹的姿態,可以聽到樹的搖曳、看到背景的藍天、還有陣陣微風帶來楊桃的氣味,風景如畫,這就是一種藝術的薰陶。治療師將這個時刻拍照錄影下來,哪一天工作很煩悶的時候,點開手機就像回到這個時刻,那麼舒服自在。有些療癒的時刻並不是刻意約好時間發生的,而是透過用心的「遇見」,將自己從繁忙的步調中抽離,享受、儲存了療癒的能量後,便又有力量繼續前進。

 

三、讀後心得 

    在訪談時玟玲治療師就有提到他不想把這本書寫成像是藝術治療的模板的樣子,因為他認為藝術治療不應該有樣學樣,所以第一部份閱讀起來像是在讀治療師一直以來的學習經驗分享,既有理論,融合治療師自身的成長背景和日常生活體悟後如何應用在治療中在閱讀上的感受就像在聽朋友分享一樣,十分輕鬆又親切。第二和第三部份則是透過不同學生的分享,讓人可以在腦中想像出課程如何進行,彷彿身歷其境,也令我想拿起紙筆隨心所欲地釋放情感,進行一場與潛意識的對話。 我素來不是一個擅長美術的人,以往對藝術治療也是抱著敬而遠之的心情,經過閱讀和訪談後玟玲治療師打開我對藝術治療侷限的想像,若有機會希望也能參加治療師的課程,體驗藝術治療的魅力。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