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沙盤治療 | 深刻的歷程改變 | 訪吳姝俐諮商心理師

 

攝影師:Tomáš Malík,連結:Pexels

訪綱

l  什麼是沙盤治療?

l  面對的族群

l  過去經驗,印象深刻的歷程改變

l  需要做什麼準備嗎?


什麼是沙盤治療?

沙遊或沙盤會準備一個容器,大部分會準備長方形的,長方形比較容易投射出我們心中的對立面,除了裝了沙子的沙盤,也會有非常多的小物件,物件類型也有許多的分類項目,像是輔育型的物件、人物型的物件,人物可能又會分各種人物,可能是卡通人物、寫實人物或是不同職業類型的角色,也有一些攻擊類的物件,如:手槍、刀、劍,主要是透過物件的擺放,以及從沙盤故事當中與個案的對話,就會投射出個案的內心世界,所以沙遊或是沙盤,大部分的時候比較是多次性的歷程,因為持續的歷程可以更真實呈現出個案的心歷轉折。

而沙遊跟沙盤差別在應用理論的不同,純沙遊的治療師傾向的學派是榮格,而吳心理師是沙盤治療,沙盤治療可以把不同的心理治療理論都折衷進來,在跟兒童工作的時候,過程中就是邊跟兒童對話,看他們如何擺放,聽他們說他們擺放完的故事,就可以比較能夠理解小朋友或是個案心裡面的狀態。

而成人的話,大約會用晤談一半的時間,請個案來擺放沙盤,此時心理師會觀察個案的非口語訊息,如:個案拿了什麼物件,毫不猶豫要拿的物件是什麼,或是在哪個物件上視線游移很久,成人的治療歷程是比較有結構性的,通常個案擺完後,再進行對話,心理師可能會透過詢問個案說:「你今天擺的故事是什麼?你有沒有在裡面?故事的結局是什麼?」會按照比較有結構的方式去進行對話,以處理個案的內在議題。

但跟兒童工作的話就不太一樣,因為孩子許多時候比較沒辦法被這麼結構的控制,像有些孩子可能就是會邊玩邊發出聲音,這時候心理師就會陪著孩子玩,反映孩子非口語訊息,比較傾向遊戲治療與折衷的對話去回應還孩子,心理師會在看到個案看著一個物件許久時反映:「嗯?你很好奇這個東西是什麼。」開始跟孩子產生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孩子就會將物件擺放進沙盤當中,那個結構性是可以依據個案的不同調整的,如果個案想邊拿物件邊進行晤談,吳心理師仍會跟個案談話,如果觀察到個案比較期待結構化的療程,安靜地創作,心理師就會讓個案有一個安靜的創作時間,慢慢擺放完物件,再透過對話讓個案將沙盤故事分享給心理師,藉由個案創作的沙盤故事,讓心理師能夠藉由沙盤故事更理解個案的內心世界。


面對的族群?

在大部分的實務經驗中,以成人個案居多,但小孩至成人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治療。


在過去的實務經驗中,有印象深刻的個案有歷程性的變化或轉變嗎?

吳心理師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主,小學三年級,過去他父母因為工作繁忙,較疏忽他的陪伴與教養,使他漸漸產生網路成癮的症狀,平時經常玩手機玩到半夜,父母都不會去管他,所以白天到學校上課時,很容易打瞌睡、想睡覺,學習意願低落,對學校沒有興趣,和老師相處較對立抵抗,因為老師會管教,要求他上課要專心,但個案會採取完全不配合,跟老師槓到底的姿態耍賴,因此讓老師很頭痛,幸運的是他蠻喜歡創作的,像有些孩子可能看到沙子就覺得無聊,那就需要花比較久的時間去醞釀,才能夠說慢慢的引導他們進行沙盤創作,而這孩子一開始就對物件和沙盤蠻有興趣的樣子,一看到物件後便開始去拿取擺放在沙盤當中,因此歷程變化就蠻明顯的。

一開始的時候,他不管怎麼排,都是網路世界中的情節,像是會把裡面的物件擺放成在互相對打的狀況,他講出來的也是,他會邊玩邊打,充斥著暴力,abba,或是把積木堆起來當作是機器人然後互打,而一開始心理師都跟他玩,他玩什麼東西,心理師就會開始去反應、回應,比如說機器人撞到什麼,心理師就會說:「喔!好痛喔!...」之類的,幫忙物件配音,慢慢以投入個案的遊戲當中去拉近與個案的距離,到後來他就真的慢慢穩定了,他邊玩會邊講一些東西,例如:「我在家也是這樣、我在學校也是那樣...」等等,那心理師就會接著詢問孩子說:「怎麼會是這樣呢?」然後慢慢去了解,深入了解後,發現他與心理師的關係穩定了,跟老師的關係也變好了,當他聽到心理師與老師關注他的睡眠,孩子可能會帶著一點不好意思且有點心虛的小聲說道:「我昨天真的有很早睡喔!」慢慢的個案父母也發現,孩子的生活作息是一件需要關注的事,真的不能讓他再這麼晚睡,因此開始去介入孩子的作息,老師也很有耐心的去引導他,加上心理師的輔助,後期發現孩子在多方的關注下,睡眠時間都有調整,所以在學校跟之前相比也很有精神,而心理師也發現說他的笑容也變多了,一開始來到治療室的時候,經常都默默不語,旁人看到都想說他真的好陰沉,到後來孩子提前跑來高高興興地說:「我來了~」這個提早到也讓心理師知道說他其實很喜歡這裡,而更明顯的歷程變化是他的故事主題開始不是對打了,他的故事開始充滿輔育的內容,故事也慢慢的拉回到生活,例如說,他放了ab,可能也是他幻想出來的角色,但內容就會是有一個女生,她一個人住,她開始去照顧別人,開始養貓養狗,整個故事情節開始慢慢拉回現實生活的情節,比起他一開始放的都是網路世界的內容,透過半年的沙盤治療,他的故事情節開始轉變,評估不是只光看他的故事情節,還要考量他在現實生活的轉變有哪些,在評估當中發現他在生活當中,無論是學校或家庭,都與身旁的人事物慢慢接軌了。當這個孩子已經跟生活接軌了,作息較為正常,跟父母、老師之間的關係也變好之後,他也慢慢對學習產生興趣了。那一次的歷程是蠻強的,可以從孩子的故事還有情節,配合他生活作息上的一些改變與進展,看到用沙盤治療的方式真的能夠很具體、很明確的去投射出個案內在的狀態。


個案需要做什麼準備嗎?

沙盤治療不需要擔心創作天分的限制,沙盤治療是吳心理師接近個案的一種方式。

像是內心越混亂的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主題變化會非常大,東碰西碰不同的玩具,可能晤談時間就過去了,在歷程中可能會找不到他的遊戲主題在哪裡,所以一開始心理師會先評估孩子,如果孩子像是前面網路成癮的個案,一進來對於遊戲與創作就很有興趣,那就不太需要引導,如果孩子一進來,心理師邀請他一起遊戲,他若是回應:「我不要,我覺得這裡很無聊!」,那心理師可能就會再去觀察他玩了什麼,假設孩子真的就是覺得沙盤很無聊,那他可能去玩遊戲、玩玩具,心理師就會從前幾次,觀察他的主題是不是很混亂,假設個案主題真的很混亂,且對於沙盤真的沒什麼興趣,心理師可能就會去引發他的動機,像是邀請個案詢問:「你要不要看一看這裡的物件,你覺得哪一個最像你呢?」透過引起興趣,來引導孩子去試著那些物件,然後讓孩子把物件帶回沙盤去處理內在議題,也讓整個治療當中的遊戲主題可以穩定下來,這是吳心理師面對一開始對於摸物件比較沒興趣的孩子,以及個案對於遊戲的內容較為混亂時,會做的一個技巧上的引導治療上的技巧,透過邀請:「我好奇那邊哪個動物最像你?」或是「你長大想要當什麼?...」等等,把個案選出來的物件,與跟他有連結的一個狀態去帶回她的議題當中,通常孩子被邀請了幾次之後,就會慢慢地去摸物件,遊戲的主題固定下來,好處是孩子的情緒也能夠穩定下來,因為如果確定孩子的現實生活環境屬於比較混亂的,例如:沒有穩定的照顧者、行為表現容易失控等等,心理師會希望個案在這個安全空間當中,慢慢地去建立穩定性,從遊戲主題穩定後,讓個案的情緒也能夠穩定下來,所以使用沙盤,不一定需要創作天分,心理師會透過觀察個案的狀態,去引導個案使用沙盤的方式,讓個案在這個環境是穩定且安全的,並藉由沙盤創作,進而處理內在的議題。


謝謝吳姝俐諮商心理師接受採訪 (點擊可以看到吳心理師介紹)

整理:楊翔雅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