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翻譯與整理-音樂治療
21歲的維若妮卡(Veronica)被診斷出邊緣型人格障礙,在音樂治療團體的即興音樂裡,她敲奏大鑼,當她敲奏時,治療師使用鋼琴為她伴奏和音。
上述的敲奏大鑼過程發生在她母親過世後不久。母親對維若妮卡來說,是一個兒時剛開始建立愛的關係時的對象,但同時也是在她受到性虐待時、沒有保護她而讓她覺得沒有親情的一個人。在音樂治療的療程裡,維若妮卡經歷了強大的生氣和憤怒。維若妮卡將’用力敲鑼’視為在團體療程裡對自己最有啟發性的時刻。’用力敲鑼’讓她可以開始尋找表達與發洩的工具,也讓他可以了解人生中的幾段關係,這些都是她過去沒辦法做到的。
在音樂治療的療程裡,維若妮卡也帶了自己創作的曲子在團體裡分享,曲子主題有時候是充滿希望的、有時候是相當憂鬱的。創作協助她整理思緒和情感,也讓她能夠有條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上述案例是海倫歐帶米勒博士研究(Helen Odell-Miller)的一個案例。歐帶米勒博士在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音樂治療系碩士與博士班學程教授精神科相關課程,本身的臨床領域也是在精神科服務。她強調,音樂治療能成功是跨專業合作的功勞,靠著其他領域專業的幫忙、一同協助、一同討論出對個案最有利的介入方式。
歐帶米勒博士多年耕耘在精神科的服務中發現,一般治療師覺得難搞的邊緣型人格個案在音樂治療裡能夠將情緒表達出來,並且在敲奏樂器時,能夠打破一直處在想要破壞東西的思緒中。多數音樂治療師亦認為搭配有主題性的即興演奏音樂是非常有效的,有時候也能使用音樂或樂器來做角色扮演。在被動性的聆聽歌曲上,若是使用既有的流行歌曲,有可能會限制個案的自由聯想,並且也有可能會讓個案無法嘗試去面對或正視自己的問題;因此歐帶米勒博士建議在療程中,和個案一起創作,並讓個案在治療師的伴奏下唱出自己的創作,藉以幫助個案探索或克服不舒服的感覺與發展建立自我價值。
由於音樂能提供情緒和思緒的連結,亦能強化個案對情緒表達的理解,而因為音樂是以情感為基礎,因此創作/演奏音樂(music-making)能連結到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病理症狀,使得受過專業音樂與心理學訓練的音樂治療師能讓此類個案了解或發現到的是什麼在影響自己,也能讓創造出來的音樂和兒時的受虐記憶有所連結。
目前在英國,音樂治療已被廣泛認可,並能有效治療思覺失調症[1],且已被放入國家健康與臨床署的指引手冊(NICE guildline),然對於邊緣型人格的幫助與否還是被謹慎的看待。儘管如此,根據許多治療師的經驗,音樂治療能彈性的遊走在架構與非架構之間,並同時包含討論與闡釋,也使用音樂來讓個案產生各種連結,因此能有效的協助個案面對破壞或傷害自己等的行為。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