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中秋佳節,我想起幾年前關於雲林斗六鎮北地區的文旦,用「要死不活」術打敗了麻豆文旦的一則報導(商周1346期: p.78,2013/9/16):
一般柑橘類植株是不需要果農特別管理甜度的,但照顧文旦植株,卻需要費心照顧,非得要種到要死不活的、很弱的地步,才能逼出植株傳宗接代的生物本能,來長出最甜的頂級果實。因為,如果植株太強健,養分都會輸送到樹葉上,想要繼續長高長壯,而非果實,所以一般文旦的甜度很難超過10度。然而,果農如果一直等到15度頂級甜度才採收摘實,也不行,因為這文旦樹可能會真的就死掉了;所以14度收成是最好的做法。
如果用果農對文旦植株施加的甜度管控的技術,來隱喻人類的教育手法,可以說,凡人如果沒有接受教育,多數會是彷彿甜度10以下等級的文旦;有了教育,可能來到被期待的14度甜美,就怕過度教導而面臨15度頂級甜度所伴隨的生命喔!再換個角度來看,凡人若彷彿甜度10以下等級的文旦,就保有更多自在長在樹梢上的光陰哩!
人們因著生物本能而發展出頂級文旦植栽術,符合老子所領悟到的「弱」哲學:柔弱並非退縮,而是一種有度量忍一時之氣、再善用其壓力伺機而動。但是,當我們做教育的時候,更要想到老子所說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是以兵強而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第七十六章)。
也就是說,人只有在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就變為僵硬了;兵勢恃強而驕,反而不能勝敵,樹木強大,反而遭受砍伐。所以,強大者,正趨向下位;柔弱者,正趨向上位。我們要重視的生命智慧是:要讓身心在強弱之間循環有序,保有生生不息的度量和韌性。
僅用這一篇文旦生態中的逆境哲學,祝福好讀網友:
中秋快樂,順境逆境各有如意的甜度!
0 意見: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