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聊痛.療痛二

李韋姍

既然我們要「療痛」,要先來認識「痛」是什麼。



疼痛,是一複雜且主觀的知覺經驗,疼痛的感受與刺激強度未必成正相關;每個人過去的生活經驗、對疼痛的認知、當時的情況,以及個人的身心狀況,都可能影響對疼痛的感知,就像有經驗的廚師嚐熱湯的味道,或以手試炒鍋裡菜的熟度,駕輕就熟,不會擔心熱湯熱菜的溫度了。





疼痛的分類有許多,可以依持續的時間長短或是生理機轉。以下從我們生活裡常聽聞的的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來做說明。



這兩者的差異主要來自持續時間的長短;急性疼痛通常持續4-6週,而慢性疼痛則會超過12週。



急性疼痛通常有明顯的成因,來自於身體組織受到傷害而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在受傷的組織復原後,急性疼痛也會隨之消失,急性疼痛有正面的意義,可以保護我們免於受到更進一步的傷害,例如:縮回四肢、肌肉痙攣、 或自主神經系統所主導的保護性反射,都可能是我們在感知到疼痛時,身體的自然保護動作。



至於慢性疼痛則是在受傷的組織修復後仍持續存在,它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功能,甚至可能會危害身心的健康和身體的功能。比如經歷車禍後,即使回診做了很精密的檢查,確認頭部沒有受到任何損害,但在日常生活裡仍不時覺得頭痛,影響睡眠和情緒,這就可稱之為慢性疼痛;而無法改變的外在環境(壓力源)、個體的情緒、身體狀況也可能讓慢性疼痛更形惡化,比如住在交通不便山區的居民,每逢颱風季節可能遭受豪雨、土石流侵襲,為了搶救家園所受的傷、心理的恐懼擔心,都可能讓他們的生活品質被慢性疼痛所壟罩。



那麼痛覺如何產生呢?疼痛由末梢神經經由脊髓、腦幹至視丘被認知後,最後再傳至大腦皮質,決定其表現出來的反應為何。相同的疼痛刺激,造成個體反應不同的是我們的大腦,也就是面對同樣的壓力情境,每個人的應對方式不同,我們每一個人大腦皮質狀態的差異,來自於我們原先對疼痛的經驗、認知,過去我們如何處理面對這些感知,它又造成了什麼樣的結果,我對這些結果的理解和感受,又會再次影響我們對疼痛的看法。



「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作者在書中以曾經照護過的士兵的經驗為例,說明我們的認知如何影響對疼痛的感受。在戰爭中身受重傷的士兵,腿已被砲彈擊中,仍奮力將自己和同袍拉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因其英勇的行為,在當時得以被選為接受盤尼西林的治療,以免腳發生嚴重的二度感染,然而在醫院接受注射治療時,尤其是半夜和清晨的注射,他哭鬧得像個孩子,護士無法為他注射。醫生好奇的問他,你現在打針的疼痛,遠不及你在戰場上所受的傷,你已在戰場上證明你是個英雄,你不怕痛啊!

這位士兵說,是的,在戰場上我不怕痛,因為那裡有吵雜的聲音,飛機、砲聲,還有一起作戰的兄弟們,但在病房裡,尤其是晚上,我腦海裡想到的只有注射針,當護士拿著排滿注射針的托盤走向我時,注射針變得越來越大...我無法忍受啊!



戰場上炮火轟轟的痛,還是病房注射治療的痛,哪一種讓人最痛?也許你會有屬於你的答案。



Pain is whatever the experiencing person says it is, existing whenever he says it does. 這是疼痛處理專家Margo McCaffery於1968年提出對於痛的定義。一個人說感到痛,這就是痛;他說痛仍在,痛就仍在。



疼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目前在台灣有些醫院已開診疼痛門診服務病患,不管是急性或慢性的疼痛,建議還是先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為首要。註: 馬偕也有疼痛門診,以及疼痛科與精神科的聯合門診。(台北馬偕上午柯凱婷醫師)



我們則會在下一篇文章來談,疼痛的心理意涵,以及如何藉由擴展心理力量以減少疼痛對我們的影響。



參考資料

台灣疼痛治療資訊網

長庚骨科通訊2011年夏季刊

書籍: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

李政洋身心診所:台北市松山區三民路84號 (02)27620086

醫師簡介 | 門診時間表|臨床心理師 | 諮商心理師團隊

診所近期活動:

你是擺渡人or落水人? (心情大掃除)

【最美的安排/小藝術。大當下】講座&藝術療育工作坊

呼吸。放鬆。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