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從常見的家長迷思談如何培養孩子自主能力


最近遇到一個家中有個九年級生的家長,他很擔心自己的孩子對未來沒有規劃。仔細聽他敘述,他說:老師啊~我的孩子是亞斯,成天就迷模型製作,一放學回家準備完功課和考試就躲在房間做模型。只對模型相關的事物有興趣研究,跟他談了幾次,要他想想未來要做什麼,想念什麼學校,要考高中或高職,他完全沒有想法。我很擔心他,這樣一直不把未來規劃當一回事去思考,要是沒有進到適合的高中或高職,未來也很難進入一所好大學,沒有好的教育,他一輩子就完蛋了!


經詢問家長,孩子的功課狀況在班上排名前段,活躍於社團活動,與班上同學相處融洽,在老師們眼中是個模範生。評估起來孩子沒甚麼大問題,可是家長卻異常擔心!這擔心是來自於哪裡呢?

常見的家長的迷思

一、孩子長大了應該對自己的未來會有想法規劃能力

我們的能力,很多都是在成長過程當中,透過學習而來的。孩子的能力,當然也是。當我們在思考,孩子為何沒有某些能力時,或許換個角度想,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有教給孩子這樣的能力嗎?學校或是社會環境有個孩子學習這項能力的機會嗎?

在學校工作的經驗中,常遇到家長會因孩子長到特定年紀,而開始覺得孩子應該有某些能力。而當孩子沒有這樣的能力時,家長就會開始焦慮.如果孩子剛好有診斷,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因為該診斷而沒有發展出這些能力.這時候我通常會建議家長停下來思考一下,綜合評估自己和孩子的狀況。

如果我們仔細去思考會發現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教育體制中,孩子們是沒有機會去經驗如何自主計劃自己的未來的。如果孩子沒有籌劃自己未來經驗,如何去發展出這樣的能力呢?所以回應上述故事家長的焦慮,家長可以做的是,製造經驗協助孩子發展這樣的能力.

如何培養規劃未來的自主能力?

在這提供F.A.C.E. the Future 四步驟協助大家檢視

Find覺察自己的優劣/狀態(資源)-協助孩子覺察自己和環境資源。

Adventure探索與嘗試-創造孩子的經驗,失敗為成功之母,沒有失敗的經驗就無法修正。

Considerate評估與計畫-和孩子一起討論評估與計畫,並實際去實踐。

Extend培養人格韌性:坦然面對成敗,協助孩子接納自己與接受挫折的韌性。

二 、 進入好學校才會有好的未來

首先,我們要思考什麼是“好”學校?許多家長習慣依賴口耳相傳,哪個學校老師比較好,比較會教 …等。靠著他人的口碑是有風險的,別人適合不代表我們的孩子適合。幫孩子選擇若運氣不好選到不適合的,除了孩子學習上痛苦,也會間接影響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我想提醒的是,我們是協助孩子選擇而不是幫孩子做選擇。老師和口碑不是主體,我們的孩子才是主體。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一樣,應該就自己孩子的特性,陪著孩子去看看每個學校,才能幫孩子找到適合的好學校。舉例來說:如果是屬於實做能力較強,思考能力較弱的孩子,念職業學校(高工或高職)的確會比普通高中來的適合.孩子可以從實作的課程當中得到學習的成就感與發展學習的動力,有助於他進入下個學習階段.如果在一般普通高中,以理論概念講述為主的課程設計架構來說,缺乏實做經驗的學習過程,可能會讓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較有壓力,導致整體學習意願與動力較低.

如何挑好學校?

一、 瞭解孩子的學習特性

二、帶孩子實際去接觸學校環境與老師-聽聽孩子的感覺與想法,協助他選擇。

協助孩子一起做選擇,除了能培養孩子自主能力,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

身為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一定的,尤其當孩子是有診斷的時候,更是會被過往的成長經驗,訓練到不自覺地想替孩子提前計畫很多事情,以防萬一。但是,凡是有計畫就萬事OK?有一句話:計畫趕不上變化!

人生中有些事情即使你計畫好了,擬好了因應策略,但變化卻超乎你想像!不是嗎?讓我們用陪伴取代幫孩子計畫早一步培養孩子有實際面對挑戰的能力吧

photo credit: dpika @Flickr

李政洋身心診所:台北市松山區三民路84號 (02)27620086

醫師簡介 | 門診時間表|臨床心理師 | 諮商心理師團隊

近期診所活動:


心情大掃除活動


【最美的安排/小藝術。大當下】講座&藝術療育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