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音樂治療實務現場

文/黃詠恩

   最近透過介紹和一位長輩級的外科醫師交流音樂治療,從和他的對話中了解到,似乎音樂治療對高階專業人士來說還是個不被認可的專業;近期也在法務部新店戒治所的邀請下做個案分享,會中播放的實錄影片對在場的非音樂治療專業人士來說還只是個情緒抒發的出口,那到底我們音樂治療著重的目標或重點是什麼呢?所謂的非音樂性目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需要規律地進行,也盡量建議是長期(至少是三個月)?


   就在上週,治療師和另一位同事剛帶著身心障礙機構中的成人合唱團在一場慢跑活動上做表演,本場活動的表演自治療師於五月就職前幾週即開始進行練習,每週一小時的團練、與半小時的分部練習,半年後終於能站上舞台,我們選的歌曲不是大作曲家韋瓦第的茶花女、也不是需要響亮歌喉的獅子王,而是大家熟悉又親民的電影【真善美】中的「Do Re Mi」,相信大家看到這裡都能稍微哼個幾句了、也浮現茱莉安德魯飾演的粗神經家教老師,不知道是不是在心中也納悶著"為什麼要練這麼久"的疑問呢。以下就來向大家說明。

   與身心障礙者工作,其實就像和一般人一起工作,需要時間去建立互信關係與工作模式,也就是說,治療師需要時間了解個案的個性與各項相關背景,才能做出或是表達出讓個案可以明白與獲益的處置;而治療師本身認為,身心障礙者與普羅大眾不同的地方只有智力較低,其他例如:和同儕吵架不合、耍脾氣等都會出現。如以上瑣事,因為關係的建立需要時間,另外,因為個案的天生特質,在教學上需要做簡化、也需要有耐心等待他們輸入記憶,在每週的課程裡除了練習、複習,也需在教學方式上不斷的微調、或是進行不同的活動來幫助記憶和精進。這也是在第二講中,當治療師講述告別式的選曲時,都是有”個別化、客製化”的服務意涵,音樂治療師會不斷地針對個案的表現做課程內容的設計與變化。

   除了帶領和教學,治療師處理最多的是情緒和同儕相處的問題,在上一段提到,和他們工作,其實也像是和一般人一起工作,他們會開心、會生氣、也會擺爛,而在這塊的琢磨真的非常挑戰,因為白話來說,他們其實很死腦筋、思考的轉動很慢,而一個14人的團體,只要其中一個人有情緒出現、連帶會影響其他團員,就像是在密閉空間的機艙裡,一個嬰兒或小小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跟著"共鳴"了,或許我們一般成人不會以哭泣作為被感染的表達,但想必大家都有群體效應的經驗。因此,治療不是教學,不能用鐵血或是打罵的方式阻止個案的情緒產生,而是需要去化解和轉化,就像是畢昂(Bion)提到的涵容(Container)概念,治療師不單單只是支持或聆聽,而是要協助個案將這些正面或負面的人生經驗處理並內化,讓個案漸漸可以慢慢學習自己去處理與適應。而對於這群心智障礙的個案來說,還不確定是否能夠自己處理與適應,但產生負面的情緒頻率降低、以及同儕間不會互相產生那麼大的漣漪效應,則是我們目前工作的目標。

   而當然的,透過合唱團的練習與表演,也會增加個案的信心、並且因為團體的組成來自不同的班級,去學習社交也是團體的目標之一。希望看到這裡,各位能對於音樂治療有更實際上的認識,並且將其和音樂教育有所區分。以下附上一個英國音樂治療中心的社區團體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wcoTOXtMCk),介紹其中心的社區合唱團,成立的目的起先是因為讓心智障礙成人也能夠和一般人一樣參與合唱團,間接也讓有語言或溝通障礙的個案有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

   謝謝各位繼續關注音樂治療,有任何疑問都歡迎提出,也可以在週四的下午來診所和治療師聊聊!

Photo credit: Tchotchkes Bridgedigger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