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妥瑞氏症孩子人際互動- 藥物的效果
文/蔡蔡藥師
<前言>
分享的這篇研究,來自高雄長庚兒童心智科/精神科團隊,授試者為26位(22男4女)經過DSM-IV診斷,年齡介於7-20歲(平均10.4±3.0歲),未使用其他精神調節藥物治療,且症狀對於患者、照護者、評估者造成顯著壓力或不便的妥瑞症患者(Tourette’s syndrome )。評估給予精神調節藥物Aripiprazole 8週後,兒童或青少年的抽動症狀(Tics)、社會適應力、和照護者壓力的改善。
註:Aripiprazole是妥瑞症的治療藥物,可藉由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2)、血清素(5-HT1A)受體的部分促進作用,和5-HT2A的拮抗作用而產生療效。研究中Aripiprazole使用劑量為每天2.5-15 mg,8周後平均劑量達到每天8.0±4.0 mg。
<評估項目>
- 耶魯抽動症嚴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評估運動型抽動(Motor Tics)、聲音型抽動(Phonic Tics)、和社會困難程度評判(Impairment),將嚴重程度分為輕度(<25分)、中度(25-50分)、和重度(>50分)。
- 孩童與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Social Adjustment Inventor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SAICA):由父母評估孩子的學校表現、課餘表現、同儕關係、和家庭表現。分數越高表示孩子的社會功能越差。
- 親職壓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PSI):由父母填寫的問卷,評估親子關係對父母造成的壓力,分為父母領域和孩童領域。
- 父母分量表(Parent Domain)分數高:照護者壓力大(憂鬱、無助、孤立、或不受配偶支持等)。
- 孩童分量表(Child Domain)分數高:育兒品質差。
- 其他:身高、體重、BMI、脈搏、血壓。
<結果>
3.使用Aripiprazole 8 週後,體重(↑ 1.9 kg)、BMI(↑ 0.9 kg/m2)、脈搏(↑ 8.3 beats/min)都有明顯改變。
<討論>
- 2013年Yoo et al.發表的文章指出:每天使用Aripiprazole 5-45mg,第2週起至試驗結束的第10週,抽動症狀改善顯著憂於安慰劑組;而在這篇研究中,使用Aripiprazole 2週後,不論是聲音型抽動、運動型抽動、或是整體社會困難評估都有顯著的改善,平均劑量8mg,屬於比較低的劑量。綜合以上研究發現:使用Aripiprazole 2週內,低劑量開始使用,抽動症狀就能得到不錯的改善。
- 孩童與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SAICA)的部分,僅有家庭表現有顯著的改變(如改善與父母和兄弟姊妹的互動、遵守家庭公約等)。雖然Aripiprazole能夠同時改善家庭表現和抽動症狀,不過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關聯,所以家庭表現的進步可能來自於其他外化性行為的改變。(内化性行爲問題:指膽小、害怕、退縮等抑制性行爲,外化性行爲:指攻擊、違紀等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爲。)此外,部份研究指出,妥瑞症患者的抽動症狀的嚴重度與社會、行為、情緒功能無關。但Ohm (2006)的研究則是建議藥物治療可幫助學生達成課業目標,在課堂上與同學相處較融洽。
而這篇研究雖然並未在學校生活和同儕關係中得到顯著的改善,但聲音型抽動和學校表現生活、同儕關係均呈正相關;運動型抽動則沒有。在其他研究也曾得到類似的結果:相較於運動型抽動,聲音型抽動更容易對患者的社會功能造成負面的影響。
3.親職壓力量表(PSI)的孩童分量表在使用Aripiprazole後得到顯著的改善,且與抽動程度呈正相關。而雖然父母分量表的壓力並沒顯著改變,但隨著孩童妥瑞症狀和親子溝通關係的改善,或許試著善盡父母職能時,也可以得到些許的助益。
4.雖然相較於其他精神調節藥物,Aripiprazole較不容易影響體重,但這篇研究中仍發現體重、BMI、和脈搏都有顯著的增加(亦有其他研究指出脈搏並無改變)。也提醒在臨床使用上,仍需多加注意藥物的使用和可能的副作用。在診間也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吃藥影響發育,會長不高吃不胖。研究結果呈現體重是有增加,可能比較沒有吃不胖的疑慮,長高則沒有在文中有資料佐證。在試著提供孩子最好的環境的時候,藥物的輔助是其中一項值得考慮的選擇。
延伸閱讀:
1.妥瑞氏症藥物治療
2.妥瑞氏症非藥物治療
3.妥瑞氏症與強迫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關
參考資料:The Effectiveness of Aripiprazole for Tics,Social Adjustment, and Parental Stres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Tourette’s Disorder.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harmacology 2016
————看診資訊——————————————————-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f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