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心理師!!!這藥能吃嗎???

心理師!!!這藥能吃嗎???


/<<艾迪心理師>>                              

「心理師!!!昨天我帶孫子去看醫生了,這個藥真的可以吃嗎?藥單上面寫得好嚴重喔!」我記得那個時候是六月底,炎熱的夏天裡一個年近八十的阿嬤,頂著三十五度的高溫跑來找我。這位阿嬤我認識,他的孫子是學校潛能開發班的學生,前幾天去就醫。因為看了藥袋上的藥物資訊非常害怕,所以不敢讓孩子服藥。


情緒困擾或被學校鑑定為情緒障礙的學生,有一部分的比例需要藥物的協助。不過說服家長帶孩子就醫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遑論就醫後的穩定服藥。我常發現有時候家長願意帶孩子去就醫,不過拒絕服用醫生所開立的藥物。除了普遍傳統認為吃藥就是傷身,能不要吃就不要吃的觀念外,再來就是被藥物的使用說明及副作用嚇一大跳。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常使用的藥物利他能為例,一般我們在學校常看見服用這些藥物的學生他們的副作用為嘔吐、食慾不振等。但家長在網路上很容易可以查到利他能的相關訊息,除了導致體重減輕,甚至會引發幻覺、易怒、攻擊等攻擊行為,這些正、副作其實可以在藥袋或網路上清楚找到。因此面對心急的家長質問藥物能不吃,不論是學校的輔導老師或心理師都很難跟家長說明如何注意副作用的問題。因為副作用明明白白的寫在藥袋或網路上。若是一般的嗜睡、食慾不振還可以說服家長,但是幻聽、幻覺或有些藥物的藥袋上明明白白寫著精神分裂用藥,這對家長來說是多大的打擊。看到這樣的藥物說明後,不再讓孩子用藥的家長不在少數。以往面對家長從醫院拿藥回來後,第一線的學校人員僅能說服家長不需要擔心,有問題可以回去跟醫生說。然而這樣的說法對家長來說是不夠的。

因此有以下建議:
1.    在家長帶孩子就醫的初期,建議家長與學校、醫院進行密切的互動。
對於開立的藥物,醫生一定是經過謹慎、仔細的評估,以有效幫助孩子為原則。但是醫生無法可以清楚明確的知道孩子回去服藥後的狀況,這部分就需要學校與家庭的幫助。
2.    學校與家庭負責記錄孩子這次服藥後的正、副作用。
例如:正向作用有沒有孩子情緒的穩定?上課比較容易專心,或是和同學相處上情緒較為穩定。副向作用則是有沒有食慾不振?會不會嚴重到體重大幅降低?除了食慾不好之外,有沒有其他問題等。當學校與家裡記錄了這些觀察後,可以協助醫生更加了解藥物對孩子的幫助。
3.    如果醫生未開立藥物給孩子,學校與家庭依然需要保持密切聯繫,或許孩子的問題並不需要藥物就可以減緩。學校與家庭持續的溝通聯繫,才可以更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需要。

透過醫生、學校、家庭三方面的合作,幫助家長、孩子減少對藥物的恐懼。這才是我們協助孩子就醫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