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Loading...

談情再說理親子溝通不爭辯

諮商心理師 李韋姍
最近跟一些媽媽工作,她們的回應有時也是我自己身為母親的心情。從大腦的角度理解孩子的發展,也是再次提醒自己與孩子溝通時要站在他的高度和立場,才能真正雙贏、不爭辯。


「為什麼我不能上網玩遊戲」
  母「你已經近視戴眼鏡了還要再玩嗎」
  子「為什麼爸爸已經戴眼鏡了還一直看手機」
  母「大人是大人小孩是小孩」

  
  子「為什麼弟弟有新的鉛筆盒我沒有」 
  父「你要懂得珍惜不要看人家有什麼也吵著要」
  子「我就是沒有新的鉛筆盒啊」
父「可以用就好了我小時候連鉛筆盒都沒有」

  這些「客訴」想必爸爸媽媽不陌生聽到這些時您心裡的OS又是什麼呢
如果沒有好好回應孩子看似小小的抱怨、微弱的抗議有時可能會引來更強烈的情緒反彈。

  日前和朋友聚會聊天有小孩的朋友不免交換教養甘苦大家似乎都覺得自己小的時候沒有那麼多意見一切都聽爸媽的安排現在小孩能言善道每每和小孩「過招」不知得花多少腦筋、白了多少頭髮

  如果我們沒有看見孩子這些「客訴」背後的情緒需求只是一昧地解釋和說理很容易與孩子陷入爭辯的循環當大人說不贏、勸不動孩子時可能情緒爆炸或是使用權威逼孩子就範再度與孩子進入權力的拉扯爸媽孩子都不好受。
 

  我們時常關注孩子身高、體重的變化看著他們日漸茁壯的身形總以為他們長大了、懂事了殊不知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我們期望孩子擁有規劃、執行的能力理解他人想法、同理他人感受合宜的自我控制能力甚至道德感這些涉及腦部較高層次認知運作能力通常到20~25歲左右才會發展得比較成熟。然而這一切不會在孩子25歲生日時自動出現父母可以怎麼協助孩子發展擁有安定自己、與他人和諧互動的能力呢
  讓我們先回到一開頭孩子的那一連串「為什麼」

  我們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親子溝通時亦是如此我們要練習看到孩子背後可能覺得「委屈」、「難過」、「不被重視」、「被誤會」、「渴望放鬆」的情緒同時透過語言或行動讓孩子知道父母接住他的情緒了也許是跟他說「看到弟弟有新的鉛筆盒你很羨慕你也好想要有新的鉛筆盒」或是抱抱他安慰他的難過和失望。

  人的大腦各有不同的職掌左腦負責邏輯思考的能力右腦則是掌管感受、解讀非語言訊息。我們都希望孩子與人互動時能夠「通情逹理」這需要左右腦能夠協調運作如果親子溝通時只偏重左腦理性說教、不停叮嚀勸告很可能讓孩子缺少瞭解自己感受的機會當孩子無法釐清、覺察自己的感覺時也就失去了對他人處境感同身受的能力。

  因此我們先與孩子的情緒連結幫助他意識自己現在的感受瞭解自己怎麼了才能有下一步的空間去跟孩子討論可以怎麼做其實我們正是在協助孩子連結自己右腦的情緒感受學習觀察非語言訊息像是我累了、我覺得生氣、我的身體好緊繃、我的拳頭握得好緊當孩子的情緒被理解、被接納之後身體比較放鬆、不再防衛了他的頭腦和心裡才有能量和空間和我們討論自己的需求和期待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如何修正自己的行為滿足自己且不影響他人這是左腦邏輯思考的能力。


  當孩子遇到危險比方溺水或騎腳踏車沒注意到迎面而來的車子時我們在第一時間是讓他遠離危險、確保他的安全安全無虞之後再跟孩子討論如何自我保護、如何求助。同樣的我們希望協助孩子建立合宜的行為能夠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處境必須要先連結孩子的情緒、再說理孩子比較不會因情緒的過份擾動影響思考和理解親子才能真正的溝通不爭辯。

Photo by Joseph Gonzalez on Unsplash